科研产出
和面仪在新疆拉面加工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麦类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和面仪在新疆小麦品种加工新疆拉面品质评价中的作用,2007-2008年选用28个新疆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和面仪参数与粉质仪参数及新疆拉面加工品质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粉质仪与和面仪参数关系密切,除吸水率、峰值高度外,其他参数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这两种仪器测定面团特性的效果基本相同。和面仪参数峰值时间、8分钟宽度、8分钟面积与粉质仪稳定时间的对应关系最好,其次是峰值宽度,峰值高度与稳定时间的对应关系最差。和面仪、粉质仪参数与新疆拉面加工品质关系密切,其中和面仪的峰值时间(r=0.634)、峰值宽度(r=0.399)、8分钟宽度(r=0.603)和8分钟面积(r=0.732)以及粉质仪的形成时间(r=0.497)、稳定时间(r=0.589)、评价值(r=0.582)等参数与新疆拉面感官评价总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此外,和面仪参数与新疆拉面加工品质指标显著的个数要明显多于粉质仪参数,说明和面仪参数与新疆拉面加工品质关系更为密切,和面仪完全可以在优质新疆拉面品种选育工作中用于面团特性的评价和加工品质特性的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与国内冬小麦主栽品种(系)产量的比较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引进国内冬小麦主栽品种和新品系的产量潜力与适应性,比较新疆冬小麦主栽品种与引进国内冬小麦主栽品种和新品系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明确新疆冬小麦品种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攻方向。【方法】选用引进国内冬小麦品种33份、新疆冬小麦主栽品种7份,采用间比法试验设计,进行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间差异的分析。【结果】(1)参试品种较对照(新冬18号和新冬22号)增产的有35个,其中增产25%以上的引进品种有5个,分别是Y119、邯5316、观35、衡5229和济麦22号;河北品种平均产量最高,产量为528.04 kg/667 m2,穗数为37.50×104穗/667 m2,穗粒数为35.10粒,千粒重为43.90 g;山东品种平均产量居第二,产量为513.11 kg/667 m2,穗数为40.49×104穗/667 m2,穗粒数为33.90粒,千粒重为43.73 g;新疆品种平均产量较低,产量为458.37 kg/667 m2,穗数为40.81×104穗/667 m2,穗粒数为33.20粒,千粒重为42.69 g。(2)引进品种中,穗粒数产生正向影响(0.449 7),而穗数(-0.081 1)和千粒重(-0.214)起负作用;新疆品种中,穗数(0.923 8)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穗粒数(0.903 1)对产量的间接作用最大。【结论】新疆现有主栽品种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较少,与国内主要麦区冬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比较,提高穗粒数育种可能是未来提高新疆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确定北疆棉花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以新陆早33为供试棉花品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9.0、13.5、18.0、22.5、27.0、31.5万株/hm2)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棉花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延后;种植密度与棉花株高、叶片数、果枝数、蕾数、铃数、铃重、衣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棉花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曲线,花铃期棉花干物质积累最快;密度为22.5万株/hm2处理棉花的铃重、衣分、籽棉和皮棉产量最高。[结论]北疆早熟棉花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8~2009年度新疆冬小麦区试新品系品质分析与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新疆优质小麦品种选育和企业加工利用提供选择依据和指导信息。【方法】对2008~2009年度11个新疆冬小麦区试新品系的3个籽粒品质性状、5个面粉品质性状及11个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对部分品系的烘焙品质和蒸煮品质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参试新品系的容重为789.3 g/L,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4.8%,降落数值为431.5 s,灰分含量为0.49%,湿面筋含量为32.2%,Zeleny沉淀值为33.1 mL,吸水率为58.7%,稳定时间为10.9 min,最大拉伸阻力为324.1 EU,延伸度为156.7 mm,拉伸面积为67.9 cm~2;与对照平均值相比,新品系品质性状中籽粒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弱化度有所提高;与2005~2006年度区试品系平均值相比,容重、籽粒蛋白质含量、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例有所提高,参试新品系品质性状总体低于对照和2005-2006年度区试品系的平均值。参试品系的品质性状没有完全达到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品系,仅05/2111、05/6132、06/6155大致符合强筋小麦品质标准。参试品系面食加工品质没有达到优级的品系,其中05/6121、05/6132、06/6155面包加工品质达到良级,99(66)/8-1-1、0118、0138、D04-L4馒头加工品质达到良级,99(66)/8-1-1、0118、D04-L4、HD05-46的白盐面条和新疆拉面加工品质均达到良级。【结论】新疆冬小麦新品系品质性状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今后应将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改良作为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套强筋小麦HMW-GS多重PCR体系的构建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与其加工品质密切相关,建立其相关简便有效的遴选体系对小麦品质评价和优质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对小麦品质有重要影响的HMW-GS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基于26份已知HMW-GS组成的小麦品种(系)检测验证基础上,建立强筋小麦HMW-GS基因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已建立了4套多重PCR体系:体系Ⅰ同时检测Axnull与By8基因,体系Ⅱ检测By8与Dx5基因,体系Ⅲ同时检测Axnull、By8与Dx5基因,体系Ⅳ同时检测Axnull、Bx14与Dx5基因。利用每个体系对26份品种(系)进行检测,其结果与已知结果一致,说明创建的4套多重PCR体系稳定结果可靠,可用于强筋小麦品种的分子辅助选择和品质评价。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多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品系间羊毛理化性能及性状相关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品系间的毛品质特点,以超细毛品系、A品系、B品系、毛用多胎品系和肉用多胎品系为试验对象,测定毛纤维的主要理化性能,分析各品系羊的毛纤维特点,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品系羊毛自然长度最长;超细毛品系羊毛纤维直径显著低于其它品系(P<0.05),其羊毛卷曲度显著高于其它品系(P<0.05);B品系污毛量最高,肉用多胎品系污毛量显著低于其它品系(P<0.05)。毛用多胎品系净毛率最高,但各品系间净毛率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羊毛细度与卷曲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细度与污毛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卷曲度与污毛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卷曲度与自然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污毛量与自然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自然长度与净毛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各品系羊的毛品质特点与培育目标一致,其中,超细毛品系羊毛综合品质优良。
关键词: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 品系 羊毛性状 理化性能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NA干扰及其在寄生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畜牧兽医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基因沉默技术,它通过特异性降解靶序列的mRNA而引起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 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e,PTGS),该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功能和某些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作者就RNAi的产生机制、作用特点、研究策略及其在寄生线虫研究中的应用情况等方面作一阐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扩展莫尼茨绦虫膜联蛋白B3基因组织表达差异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膜联蛋白B3(Annexins B3)基因在扩展莫尼茨绦虫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研究以beta-Tubulin基因作为内参基因,采用SYBR Green 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扩展莫尼茨绦虫四个不同发育阶段即头节、幼节、成节、孕节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标准曲线分析显示,Annexins B3和beta-Tubulin基因的Ct值与阳性质粒的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1,溶解曲线分析表明,产物为特异的单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膜联蛋白B3基因在虫体个发育阶段中的表达丰度存在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孕节、头节、成节、幼节。
关键词: Annexins B3 扩展莫尼茨绦虫 RT-PcR 差异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陆地棉基于性状主成分和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早熟陆地棉杂交亲本选配提供参考。【方法】将12个品种初步划分成两组亲本,对基于表现型和基因型差异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结果】对17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特征根和相应的特征向量累积贡献率达86.443%,可以反应所有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用5个主成分因子得分计算两组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发现P1.1与P2.5,P1.4与P2.3、P2.5,P1.5与P2.2、P2.4的遗传距离最远;P1.1、P1.2与P2.1、P2.6,P1.6与P2.6的遗传距离最近。用SSR扩增结果计算两组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发现P1.1与P2.1、P2.2,P1.2与P2.1、P2.2,P1.3与P2.4的遗传距离最远;P1.1与P2.3、P2.6,P1.2、P1.4与P2.6,P1.6与P2.1的遗传距离最近。这两组遗传距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115)。【结论】早熟陆地棉基于主要性状主成分和SSR分子标记结果的遗传距离差异较大,建议在选配亲本时同时考虑亲本间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