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坡耕地草篱系统中土壤阿特拉津残留的迁移规律

水土保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坡耕地中等高草篱对土壤阿特拉津残留迁移的影响,采用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华北地区不同坡度(15%和20%)条件下草篱系统中土壤阿特拉津残留迁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降雨后,土壤阿特拉津残留纵向迁移占主导地位。草篱处理篱带区阿特拉津残留量远低于无草篱对照的对应区域,篱带区各土层阿特拉津残留量相近,而无草篱对照残留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且表层(0-10cm)显著高于其他层。草篱系统中不同篱域土壤阿特拉津残留量差异显著,篱带区<沉降区<作物区。最优尺度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草篱系统中各因素对土壤阿特拉津残留量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草篱>土层深度>土壤含水量>篱域>坡度>坡位,草篱的重要性超过其他因素。草篱显著影响坡耕地土壤阿特拉津的横向扩散和纵向迁移,可作为控制坡耕地农药流失的首选措施。

关键词: 阿特拉津 草篱系统 坡耕地 迁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土壤重金属砷、锌、铅和铬(英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土壤重金属砷、锌、铅和铬元素的含量。通过分析仪器检出限和准确度,得出仪器适用性良好。然后,利用二维相关同步光谱获得重金属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能谱范围和变量数,得出铅元素的能谱范围分别为10.380~10.740和12.435~12.900keV,砷元素的能量范围是10.380~10.740和11.610~11.880keV,铬元素的能量范围是5.310~5.520和5.805~6.015keV,锌元素的能量范围是8.520~8.805和9.555~9.630keV,铅、砷、铬和锌的变量数分别为57,44,30和26。最后,根据获得的能谱范围,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重金属元素的X射线荧光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得出砷元素的模型性能最佳,其次是铅、锌和铬,预测相关系数都高于0.92。研究表明,利用二维相关光谱获得的能谱范围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仪器适用于土壤重金属的原位监测。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土壤重金属 二维相关同步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种子萌发过程内部水分流动规律的低场核磁共振检测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内部水分的流动规律,分析其内部生理代谢状态,该文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连续60 h对3个品种玉米种子的吸胀、萌动和发芽3个阶段的萌发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分别在萌发时间为0、12、36和60 h这4个典型的萌发时刻,对处于25和31℃的2个恒温萌发环境中的玉米种子进行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信号采集,并通过反演运算得到其横向弛豫时间T_2反演谱。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横向弛豫时间可以将玉米种子内部水分划分为结合水(0.1

关键词: 种子 水分 核磁共振 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独脚金内酯及其抑制剂对卷丹珠芽生长发育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独脚金内酯及其抑制剂对卷丹珠芽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以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为材料,分别用浓度为10μmol/L的外源GR-24和Tis-108溶液在叶腋处进行喷施,并测定卷丹百合及其珠芽的各项生理特性和形态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喷施浓度为10μmol/L的GR-24和Tis-108溶液,对卷丹的株高、茎粗、除花葶外的总叶片数、单株花蕾数、花期等均有明显的变化;Tis-108处理的卷丹花葶以下的珠芽直径、珠芽数量均大于CK处理和GR-24处理;与CK处理相比,GR-24处理延迟了珠芽的发生,Tis-108处理对珠芽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本研究有助于建立促进百合珠芽分生的方法,进而为解决生产实际提供方法和指导,并为下一步解析百合珠芽发生分子机理及相关调控基因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珠芽 独脚金内酯 卷丹百合 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要素变量施肥机肥箱施肥量控制算法设计与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黑龙江农垦地区垄作玉米施肥过程中遇到的肥料分层问题,设计了一种四要素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系统采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主要由液晶显示终端、变量施肥控制器、4路液压马达和编码器、4路排肥机构(排肥轴和外槽轮)和GNSS模块组成。为了实现氮肥、磷肥、钾肥和微肥的一次性及时、准确施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交叉原则的各路施肥量确定策略,基于PID技术设计了液压马达控制算法。根据用户在变量施肥控制软件中设置的目标施肥量,系统自动确定各肥箱精确施肥量,基于PID液压马达控制算法,实时计算4路液压马达的目标转速,同步向控制器发送4路转速指令,一次性完成氮肥、磷肥、钾肥和微肥4种肥料的同步变量施用。为了验证各路施肥量控制算法的效果,分别进行了PID算法响应时间和精度试验、变量施肥系统单质肥排肥性能验证试验和作业条件下各肥箱施肥量控制算法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PID技术的排肥轴转速控制算法响应时间不大于0. 5 s;变量施肥系统单质肥排肥性能误差绝对值不大于3%;作业条件下各路施肥量控制算法显著减少了氮素的施用量,实现了氮肥、磷肥、钾肥的精确投入。四要素变量施肥机各路施肥量控制算法完全满足了垦区玉米施肥精确、均匀施用的要求。

关键词: 垄作玉米 变量施肥 施肥量 控制算法 PID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小两种规格鲟鱼肉质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营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现存的鲟鱼有2科6属27种~([1])。目前,我国主要的养殖鲟鱼品种包括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及多种杂交鲟,消费模式主要以0.5~4.0 kg的商品鱼为主~([2])。另外,6龄以上用于生产鱼子酱的雌鱼在取完鱼籽以后,鱼体(俗称鱼壳)通过分切、加工等方式上市销售。近年来,研究者对不同品种的鲟鱼及多种杂交鲟~([3-5])的肉质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均认为鲟鱼

关键词: 鲟鱼 肌肉 营养成分 矿物质元素 氨基酸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园风送喷雾精准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园风送喷雾技术与装备正在朝着精准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果园喷雾控制对象主要为喷施药量和风力供给量,二者需要协同精准调控,其按需调控的前提是果园靶标精准探测。该文从果园靶标探测方法、喷施药量控制方法、风力调控方法 3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基于光电感知、超声波传感、激光雷达、图像、光谱和电子鼻技术探测果树位置、冠层外形轮廓、冠层体积、冠层内部结构、枝叶稠密程度、病虫害程度等特征信息的技术方法;分析了喷施药量调控方法中管道总药量控制方法在管道设计、混药方式、药液流量控制策略方面技术和产品化上取得的巨大突破,以及喷头药量独立控制方法研究方面获得的大量成果;综述了果园风送喷雾风速风量需求理论原则、风场雾场建模方法、风力调控方法与调控装备研究进展,指出了其基本理论原则、建模调控方法等科学问题还有待深入探索。同时,还分析了目前研究在果园靶标探测方法、喷施药量调控方法和风送喷雾风力调控方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冠层稠密程度和病虫害程度高效感知方法探索、靶标风力需求普适模型构建、风场建模风力按需调控方法研究和精准喷雾技术与系统集成开发。最后指出了果园风送喷雾精准控制方法未来发展方向:1)果园靶标冠层枝叶稠密程度和病虫害程度在线探测方法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2)果园风送喷雾风速风量供给需求理论原则、风场快速模拟仿真和风力调控方法与装备是未来重要研究方向;3)随着高新科技的涌现,科研院所和公司有望在果园喷雾药量和风力调控系统优化设计及精准喷雾机系统集成研发方面获得更大发展。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喷雾 果园 靶标探测 变量技术 风力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原区耕作单元地块细碎化对小麦机收效率的影响分析

农业机械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平原区耕作单元地块细碎化是影响小麦机收效率的重要因素。以河北省定州市韩家庄村为例,从分析平原区耕作单元地块的细碎化特征入手,定量评估了地块面积对小麦机收效率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作单元地块合并后小麦机收效率的提升状况。研究发现:平原区耕地以权属细碎化为主,耕作单元地块面积小且分散,地块总体狭长,目前不适合大型农机作业;小麦机收效率受耕地面积影响较大,小麦机收的总作业效率、纯作业效率均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总作业效率理论上可以达到0.430 1 s/m~2,纯作业效率理论上可以达到0.304 9 s/m~2;平原区开展土地整治时,建议切实推行耕作单元地块权属调整及耕地流转,使耕地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可以明显提高小麦机收效率。

关键词: 平原区 耕作单元 地块 细碎化 机收效率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猪源嗜酸乳杆菌体外生长、产酸、抑菌、黏附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确定一株猪源嗜酸乳杆菌的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全自动曲线分析仪测定该菌株不同接种量的生产曲线;采用试剂盒法测定了该菌株的产酸力和抗氧化性能;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检测了该菌株的抑菌特性;使用猪肠上皮细胞测定了该菌株的黏附性能.【结果】该菌株最适生长接种量为4%;培养60h时产乳酸量最高,为66.85mmol/L;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在19mm以上;该菌株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菌悬液浓度为10~9 CFU/mL时,该菌株对猪肠上皮细胞的黏附指数最高,为1 060CFU/100cell.【结论】该菌株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生物学特性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污泥对草地早熟禾耐旱及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污泥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抗氧化酶和耐旱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充分浇水、干旱2种水分条件,副处理包括对照(硝酸铵提供75mg·kg~(-1)的氮素)、半污泥(硝酸铵和污泥各提供1/2的草地早熟禾所需的75mg·kg~(-1)的氮素)和全污泥(污泥提供75mg·kg~(-1)的氮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充分浇水条件下,全污泥和半污泥均能显著提高草地早熟禾的坪观质量、根重及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叶片萎蔫度;干旱胁迫下,全污泥和半污泥均能显著提高草地早熟禾的坪观质量、相对含水量并降低其叶片萎蔫度,这表明施用污泥可以促进草地早熟禾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状态。充分浇水时,全污泥和半污泥处理的草地早熟禾试验后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39.5%和50%(P<0.05),且半污泥处理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也比对照显著增加了14.2%;极度干旱(土壤含水量为25%)时,施用全污泥和半污泥的草地早熟禾叶片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升高,且半污泥处理的草地早熟禾叶片POD活性显著提高,为对照的1.3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污泥可以增强草地早熟禾耐旱性,提高其细胞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污泥 草地早熟禾 耐旱性 生长状态 根系 渗透调节 抗氧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