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晋番茄2号番茄品种的选育
《山西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晋番茄2号是通过选育抗病亲本、杂交筛选及田间经济性状选择育成。该品种丰产、优质、抗病,植株节间短,果型大,果色大红,果面光滑,不易裂果,抗逆性强,商品性好,一般亩产6000~8000kg。在本所4年的品比试验中,比对照中蔬4号平均增产41.5%,单果重比对照增加65.8g。连续两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产量、产值及综合评价在中晚熟番茄品种组中,名列第一。
关键词: 番茄,品种,晋番茄2号,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小麦品种(系)抗耐黄矮病鉴定与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1989~1994年田间人工鉴定1173份小麦品种(系)材料,对小麦黄矮病的反应有不同程度差异。症状表现高抗的是中4,中5,忻4079,Y90136—4,Y90781—14等;表现抗病的是临汾514,临汾518,忻3185等;表现耐病的是临汾6010,平阳261,临辐51234,临旱77(4)7等。症状表现高度感病,千粒重降低明显,生产中应谨慎使用的品种是烟1604、长治86—3798、临汾87—7093、平阳287等。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抗耐病鉴定与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利用丸花蜂进行授粉试验
《北方园艺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番茄利用丸花蜂进行授粉试验张剑国,杜素惠编译(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欧洲大约自1990年以来,开始利用丸花蜂进行番茄授粉。在欧洲,以前一般是采用振动授粉,作为其替代技术的丸花峰番茄授粉技术现在得到普及。而在日本的番茄栽培中,以促进座果和果实膨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番茄杂交制种产量质量的技术措施
《种子科技 》 1995
摘要:提高番茄杂交制种产量质量的技术措施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太原030031)张剑国,杜素惠1培育适龄壮苗1.1种子处理:将种子摊开晾晒4~6小时,用沙网包好,浸入50~55℃温水中,不断搅拌至不烫手为止。再将种子浸入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温度2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残留地膜对土壤污染及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棉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残留地膜对土壤污染逐年大幅度的增加,试验结果表明地膜残留于土壤中使土壤物理性状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壤水份下渗和上渗系数降低。使棉田出苗率降低,死苗率上升,改变了植株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形态,使主根下扎深度变浅,不利于根系对土壤深层水的吸收利用,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减产。虽然目前棉田地膜残留量尚未对棉花产量构成明显影响,但对自然环境污染程度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 地膜,土壤,污染,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新形势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1995
摘要:关于新形势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解睿(山西省农科院情报所太原030031)信息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和巨大财富,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基础。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水平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图书文献工作是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指示性状筛选杂种棉强优势组合
《中国棉花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红叶和显性无腺体这两个指示性状作父本分别与陆地棉有腺体品种进行不去雄授粉杂交,各配制6个组合,用当地推广品种晋棉10号作对照。结果表明,用6130红叶作父本的6个组合竞争优势均为负值,而用显性无腺体品系作父本的6个组合全产生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为38%~73.1%,其中有3个组合产量竞争优势在30%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天蓝偃麦草—簇毛麦三属杂种体细胞无性系建立及再生植株形态变异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从小麦—天蓝偃麦草—簇毛麦三属杂种的F1幼穗及BC1幼胚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获得了大量再生植株并全部移栽成活。再生植株普遍分蘖力强,功能叶时间长,高抗黄矮病和白粉病。从再生植株中看到了大量的无性系变异。在BC1的一个无性系再生植株中,选到一些理想的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