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腐烂茎线虫rDNA-ITS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利用一对通用引物rDNA1/rDNA2扩增6个腐烂茎线虫供试群体的rDNA-ITS区域,获得序列长度不等的片段。Des-1、Des-2和Des-3群体扩增片断长度均为1130bp。而Des-5、Des-6和Des-7群体的扩增片段长度均为942bp,与以上群体相比,在ITS区具有一个188bp的缺失片段。序列比对后确定缺失片段位于ITS1区,而且该片段含有多个可重复小片段,这可能是造成碱基缺失的原因。根据遗传进化分析可将供试线虫分为两个大的群体。


橡胶种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热带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综述了橡胶种子作为繁植材料、制备工业原料、生产饲料,及其在食用及医用等方面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期促进橡胶种子开发利用。


纤维素酶水解制备天然椰子油
《中国油脂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一种适于农户及中小企业加工生产天然椰子油的工艺。试验发现,纤维素酶对椰浆的破乳效果好,所得椰子油清澈,椰香浓厚。纤维素酶水解制备天然椰子油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椰肉榨汁时料液比为10∶4,纤维素酶用量为0.20%(以纯椰浆计),在50℃酶解36 h后直接分离椰子油,再用500目滤布过滤,椰子油提取率可达92.86%。再将所得粗椰子油在60℃、0.07~0.08MPa真空下干燥1 h,可得到水分含量为0.12%、酸值(KOH)为0.28 mg/g的天然椰子油。用该方法生产椰子油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小;以2007年市场行情计,加工1个椰子果利润为0.83元。


澳洲坚果主要害鼠特性及防治对策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澳洲坚果的种植和发展,为鼠类提供了新的食物。介绍了危害澳洲坚果的主要鼠类包括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黄毛鼠、社鼠、黑线姬鼠和赤腹松鼠等的主要分布、生活习性及繁殖特性,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器械防治及化学防治等相应的防治措施。


热研16号卵叶山蚂蝗选育与利用
《草地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81年从澳大利亚引入卵叶山蚂蝗(Desmodium ovalifolium)等18份热带豆科牧草种质,1982-1983年进行生态适应性评价,1985-1987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84-2004年进行区域试验,1986-2005年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16号卵叶山蚂蝗喜湿润热带气候,适合年降水1000 mm以上的地区生长,在酸性瘦土表现优良;草产量可达36382.5 kg/hm2/a.,高于对照(异果山绿豆)38.76%,耐荫性强,适合与禾本科牧草混播;主要用于人工草地建植和林草间作覆盖作物,适合在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热研16号卵叶山蚂蝗 选育 利用


橡胶树红根病病原菌生物学培养特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对橡胶树红根病病原菌Ganoderma pseudoferreum(Wakef.)Over.et steinm[异名Ganoderma philippii(Bres.et.Henn)Bres.)]生物学培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6~7,该菌可有效地利用部分碳源和氮源,碳源以D-果糖和酵母浸出液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光照处理对菌丝的生长有明显影响,黑暗利于菌丝生长,光照有抑制作用,黑光能杀死菌丝。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2℃,10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