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草药提取物对2种杧果采后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测定71种中草药丙酮提取物对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和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的抑菌活性以及对杧果(Mangifiera indica L.)采后炭疽病和蒂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20mg/mL浓度下,丁香、肉桂、花椒、八角、肉豆蔻、山萘、益智、胡椒、荜茇等9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该2株病原菌的平均抑制率大于70%,EC50的平均值为4.30mg/mL。在该浓度下,八角、荜茇提取物能有效降低杧果采后病害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对杧果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92.32%、88.01%,对杧果蒂腐病的防效分别为55.07%、56.7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肉中五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
《分析仪器 》 2008 CSCD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肉中的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二甲基嘧啶(SM_2)、磺胺甲嗯唑(SMZ)、磺胺二甲氧嘧啶(SDM)和磺胺喹噁啉(SQ)五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方法。研究了五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提取、净化和色谱条件。样品经乙腈提取,经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液-液分配,以Symmetry C_(18)为分离柱,乙腈-1%乙酸为流动相,于270nm波长处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五种磺胺类残留药物能在35min内得到有效分离,峰形对称。最低检出限为5μg/kg(3倍噪声),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0.1%~96.5%。


棉花EST-SSRs在香蕉中的通用性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香蕉SSR分子标记开发和应用有限,通过对棉花SSR分子标记在香蕉中的通用性研究。用1343对棉花EST-SSR引物对贡蕉(AA)和野蕉(BB)两个材料进行转移扩增,得到226对有效扩增的引物。进一步用该226对引物对20个香蕉品种和4个野蕉材料扩增,得到了157对多态性引物。157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到1188个条带,平均7.6个;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范围在0.58~0.91之间。依据获得的SSR数据,应用非加权类平均聚类方法,在相似系数0.60水平上,将24个品种分为两大类群,类群I是以A基因组为主的品种群,类群Ⅱ是以B基因组和A基因组与B基因组杂交的品种群,证明了棉花EST-SSR分子标记在香蕉中具有通用性。
香蕉MuMA DS2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08 CSCD
摘要:根据抑制缩减文库获得的一个MADS-box基因片段,从香蕉果实cDNA文库中,采用RT-PCR技术分离获得一个全长cDNA,经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表明,该cDNA含705bp的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34个氨基酸残基的MADS-box蛋白,将其命名为MuMADS2。MuMADS2具有植物MADS-box基因家族中特有的M、I、K和C四个结构域,与芦笋、风信子、蝴蝶兰和百合的MADS-box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很高的一致性(82%、78%、77%和75%)。将MuMADS2与其它植物来源的MADS-box基因进行序列比较发现,MuMADS2属于MADS-box基因的AGAMOUS亚族的D世系。RT-PCR分析表明,MuMADS2仅在生殖器官(花和果)中表达,在营养器官(根、茎和叶)中不表达。进一步分析发现MuMADS2仅在雄花和雌花的子房、由雌花发育而成的果实中表达,而在雄花和和雌花的柱头和花柱都不表达。推测MuMADS2可能在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过程中起作用。


可可果实农艺性状与种子发芽的关系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生产可可壮苗、提高种子收获质量,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可可育苗试验,观察可可幼苗前期生长规律,并利用SAS软件对可可果实农艺性状间及其与发芽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可可种子发芽率,叶长、苗高生长变化均呈"慢-快-慢"的规律,叶长、苗高生长曲线基本呈"S"形;(2)各性状变异系数在6.35%~35.02%之间,其中单果重、果壳厚、单果种子重、种子单粒重、单粒厚等性状变异系数大,在遗传上选择空间大;而果茎围、种子单粒长和单粒宽变异系数小,在遗传上选择空间小;(3)粒长/粒厚、粒宽/粒厚与种子发芽数量和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单果重、果壳重、单粒厚与发芽数量和发芽率呈显著负相关;(4)单果重、果壳重、单粒宽、单粒厚与幼苗生长前期关系密切,且随着天数增加,相关系数逐渐变小。选择单果较重、单粒较重、单粒较宽和单粒较厚的种子对保证可可种子发芽率及前期幼苗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可可 发芽规律 幼苗生长规律 果实农艺性状 相关性


几种植物生长物质对毛叶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用浓度分别为20,50 mg/L的GA3,NAA,ABA,6-BA涂抹谢花40 d后的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aLam.)幼果。果实成熟后,测定果实的相关品质。结果表明:(1)20 mg/L NAA能够显著提高毛叶枣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和有机酸的含量,但对单果重没有影响;20 mg/L 6-BA也能提高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和蔗糖的含量,但降低了单果重、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20 mg/L ABA能促进果实增大,提高果实可溶性总糖和有机酸的含量;20 mg/L GA能增加有机酸的含量,但降低了含糖量、单果重及维生素C。(2)50 mg/LNAA处理能提高果实所有品质的含量;50 mg/L ABA和6-BA都能提高含糖量及有机酸,但降低了单果重和维生素C含量;50 mg/L GA能增加单果重、有机酸,但降低了含糖量和维生素C。综合结果表明,20 mg/L浓度处理优于50 mg/L,而且NAA处理对提高毛叶枣果实品质效果比GA3,ABA,6-BA的好。


不同施肥对芒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热带农业工程 》 2008
摘要:芒果田间肥效试验表明,与常规施肥(N2P2K2)相比,增施氮肥(N3P2K2)、磷肥(N2P3K2)和钾肥(N2P2K3)均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分别增产23.16%、17.28%和29.06%,增产效应依次为钾>氮>磷。经济效益以增施钾肥(N2P2K3)效果最佳,其净利润为54656.3元/hm2,肥料产投比(VCR)为8.1,增施氮肥(N3P2K2)和磷肥(N2P3K2)的净利润分别为51506.3元/hm2和48393.8元/hm2,肥料产投比(VCR)分别为7.9和7.7,说明当前施肥还可以进行更为合理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