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见血封喉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中草药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见血封喉为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别名有加布、剪刀树、箭毒木。见血封喉属植物全世界有4个种3个变种,分布于东南亚。我国仅产1种,即见血封喉,分布于海南、云南、广东和广西等地。国外研究报道见血封喉中主要含有强心苷和黄酮等化学成分,国内尚未见有关见血封喉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对见血封喉的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特征,以及强心苷的强心作用和毒性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肟菌酯及其代谢物在花生油、牛奶和果汁中残留分析方法标准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肟菌酯及其代谢物在花生油、牛奶和果汁中残留分析的方法。样品以乙腈/水(V/V,80/20)提取,过C18小柱,两次液液分配净化,气相色谱的NPD检测,肟菌酯的最小检测量为0.01ng,代谢物的最小检测量为0.005ng。用优化后的方法在花生油、牛奶和果汁中分别进行添加回收实验,得到的肟菌酯及其代谢物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准确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三个菠萝品种成熟果实的香气成分分析
《食品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菠萝品种台农19号、无刺卡因、巴厘三个品种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不同菠萝品种挥发物种类中特征香气成分的差异,为菠萝香气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共检出54种香气成分,菠萝果实香气成分主要由酯类、烯烃类和酮类组成,其中酯类总含量达60%以上,主要由己酸乙酯、己酸甲酯、辛酸甲酯、辛酸乙酯、4-辛烯酸甲酯、丁酸酯甲酯、2-甲基丁酸甲酯、2-甲基丁酸乙酯、戊酸乙酯、乙酸异戊酯、3-甲硫基丙酸甲酯、3-甲硫基丙酸乙酯等组成;烯烃中大部分是萜烯类包括反式β罗勒烯、古柏烯、γ-依兰油烯、α-依兰油烯,赋予菠萝木香、辛香、橘香等香气。酮类主要是由2,5-二甲基-4-羟基-二氢呋喃酮及4-甲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组成。三个品种中以巴厘香气最为浓郁,香型最为复杂,其次为台农19号,无刺卡因香气种类最少,香味最淡。


香蕉束顶病毒海南分离物DNA2编码区的克隆及抗血清的制备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利用PCR方法克隆香蕉束顶病毒海南分离物(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HN)DNA2编码区,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基因下游。所得克隆pGEX-HN-B2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的DNA2片段为267bp,且表达相位和理论上设计的完全一致。把此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Rosetta(DE3)中,经过异丙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出现约33Ku融合蛋白质表达条带。为获得特异的血清,切下目的表达条带并免疫兔子。经Western-blotting检测,获取的血清可以和表达的33Ku融合蛋白特异结合,表明已成功获得DNA2编码蛋白的血清。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BBTV DNA2 编码区 融合表达


巴西橡胶树胶乳黄色体蛋白提取及双向电泳方法初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08
摘要: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的黄色体在胶乳凝固和保护植株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比较使用三氯醋酸/丙酮(TCA/ ACE)、Tris缓冲液、磷酸缓冲液提取橡胶树胶乳黄色体总蛋白的双向电泳效果。确定一种适合双向电泳的蛋白提取方法。结果表明Tris缓冲液提取法得到的双向电泳图谱可以达到300个,尤其是低丰度蛋白呈现性较好,适合提取黄色体蛋白以进行双向电泳。


巴西橡胶树遗传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巴西橡胶树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实现通过体细胞胚状体发生途径再生植株,但到目前为止,植株再生频率仍然较低,且只有少数无性系能够实现体外形态发生。橡胶树的离体培养难度大,是进行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障碍,本文对巴西橡胶树遗传转化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影响转化成败的关键因素与技术改进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