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台湾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经验与借鉴
《亚太经济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近60年来,台湾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模式,随着农村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演变发展,在农地集约经营、农会金融组织、农业产销组织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安排上,逐渐形成了以核心家庭农户(场)为主体的合作化现代农业经营体制,逐步实现了农业经营的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既达到了农业外部效应内部化,又发挥了小农经营的最大效率。借鉴台湾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经验,大陆应进一步加强农地制度创新、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信贷创新,并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


人工气候室群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使用触摸屏、可编程控制器(PLC)、树莓派微型计算机、组态王、集散控制系统(SCADA)、高清摄像头、影像存证服务以及传感器、执行机构开发了一个人工气候室群智能化测控系统,管理由30个单元组成的人工气候室群。本系统中触摸屏负责采集各单元的环境状态数据,提供人工气候室单元的人机交互界面;PLC完成温室单元的控制逻辑,控制温室加湿、除湿、补光、气调等装置;树莓派微型计算机运行多个定制软件,实现计划库管理、权限分配、协议转换服务、空调控制等功能;组态王运行在管理房微机上,用于人工气候室群的本地管理、配置和数据记录;远程管理依托于基于ClearSCADA构建的设施农业总控中心,实现远程管理、数据采集、存储和配置;各模块间通过网络连接,采用ModbusTCP协议;配套的高清摄像头和影像存证服务提供了内部场景的实时查看和图片记录功能。该系统有效实现了人工气候室群的环境状态采集、环境控制、运行计划管理、远程测控、照片存证等功能,扩展性强,运行稳定。


一种PCR产物克隆零背景T载体的构建
《福建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平末端加T法构建的T载体,在PCR产物克隆时连接效率低、阳性克隆筛选困难的问题,本研究在利用Taq DNA聚合酶末端转移酶活性对线性化平末端pBluescript SK(+)载体3′-端进行加T反应后,使用T4DNA连接酶处理加T后pBS载体,使3′-端未加T平末端载体重新形成超螺旋状态,而3′-端加T载体则保持线性化状态,在琼脂糖电泳时切胶回收3 000bp处DNA片段,成为pBS-T载体。使用构建的pBS-T载体分别克隆500bp和1 000bp PCR片段,pBS-T载体克隆效率达到100%,实现了对PCR产物的零背景克隆。


论唐寅《事茗图》中的“隐逸”趣味
《福建茶叶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明代是茶书画创作的高峰期,其中唐寅是成绩斐然的重要代表人物,其题诗画《事茗图》、《品茶图》等是广受称颂的茶艺术佳作。本文在考察唐寅人生经历的基础上,立足茶审美视角,对《事茗图》中淡泊隐逸的审美情趣进行赏析,发现这种茶审美趣味虽然沿袭自唐风宋韵,却有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明代文人独创的茶审美观:通过世外桃源般的品茶氛围的营造,似"高山流水"的事茶心志的表达,日常"市隐"生活中的茶事同样可以充满高雅的情趣。这种隐逸之趣是画家对自我和现世生活方式、生命价值的积极探索,值得当代茶美学建设者借鉴和弘扬。


红萍叶蛋白氨基酸成分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研究
《食品工业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红萍作为食品开发利用的可行性,以酸化加热法提取的红萍(卡州萍3001(A.caroliniana Wild.3001)为代表)叶蛋白为材料,运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红萍叶蛋白进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采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红萍叶蛋白中氨基酸展开分析讨论,并与WHO/FAO推荐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模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红萍叶蛋白测定了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41.38%,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2.1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0.72,分别高于WHO/FAO标准规定的40%和0.6。红萍叶蛋白相对于鸡蛋蛋白(标准蛋白)的贴近度为0.81,SRC值为81.87,均高于苜蓿叶蛋白和四翅滨藜叶蛋白,与花生叶蛋白相当。


基于DEA的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效率评价研究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根据福建省8个地市休闲农业发展规模和4种休闲农业发展业态,选取30个休闲农业决策单元,构建了基于4个投入指标和3个产出指标的休闲农业DEA评价模型,测算福建休闲农业发展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进行了效率、规模报酬和松弛变量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效率整体较低,全省休闲农业综合效率均值为0.676,其中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772和0.872。规模效率差异较大,8个地市排名为漳州>泉州>莆田>龙岩>三明>福州>厦门>宁德,4种业态效率差异较小,排名为休闲农庄>民俗村>农家乐>休闲农园。针对发展效率中经营规模、技术效率、土地、资本利用率较低等差异问题,提出提升福建休闲农业发展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休闲农业 DEA 发展效率 业态模式 评价方法 福建省


营养液膜(NFT)栽培试验仪的设计
《福建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营养液膜(NFT)栽培模式具备稳产、高产、易于工厂化等优点。为提高NFT生产效率,挖掘生产潜能,开发了NFT栽培试验仪。该设备采用多路栽培槽并行种植的方式,通过更换栽培槽盖板、增减栽培槽即可调整待测试作物栽培密度和试验株数;模拟主流的NFT生产装置,营养液贮存在混肥桶内,在灌溉泵驱动下流过栽培槽后经过紫外灯杀菌除藻后回流到桶内;系统以触摸屏为控制核心,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度与营养液温度、EC、pH等参数均选用RS485/MODBUS型传感器由触摸屏采集,液位高低的数字信号由串口输入输出板传至触摸屏,触摸屏通过串口继电器板驱动灌溉泵、搅拌泵、进水电磁阀、电动排水阀、紫外灯等设备;控制软件运行在触摸屏上,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实现了自动混肥、自动洁桶、自动洗槽、自动补水、计划灌溉、监测报警、数据记录等功能;系统还设计了手动灌溉、急停等功能。使用8个栽培槽,每个槽20cm株距,1次可测试200株植物规格的单台栽培试验仪即可开展品种筛选、抗病性测试等试验,多台组合则可进一步开展营养液配比、灌溉参数等试验。


基于遗传算法的安溪铁观音品质快速评价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7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一种快速无损的安溪铁观音品质评价方法,利用遗传算法(GA)对茶样的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进行筛选,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建立全谱段的PLS定量模型与GA-PLS模型。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FT-NIR)全谱段光谱在经过平滑+二阶导数+归一化处理后,PLS模型预测性能最高,建模结果为:校正集相关系数R_C=0.921,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0.543,验证集相关系数R_P=0.913,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P=0.665。选用近红外光谱6 670~4 000cm-1谱区,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特征波长筛选,参与建模数据点数从1 557缩减到408个。优选波段后,GA-PLS建模结果为:校正集相关系数R_C=0.959,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0.413,验证集相关系数R_P=0.940,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P=0.587。可见,GA-PLS模型的校正集和验证集的预测结果均优于全谱段PLS模型。结果说明,在传统的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建模基础上,加入遗传算法进行波长筛选,能有效提高模型预测能力,实现方法学的创新研究,且GA-PLS品质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参考和推广价值,为提高我国茶叶品质的检测技术水平提供新的方法借鉴。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遗传算法 偏最小二乘 安溪铁观音 品质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