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矮生基因遗传及其利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1矮秆玉米育种的概况在五十年代,美国及墨西哥即利用bγ2基因先后育成了矮秆玉米杂交种。其中成效最为显著的是墨西哥的矮秆杂交种本雀·比利亚AN-360[2、3]。我国从1965年开始,开展了玉米矮化育种研究,育成了一批矮秆玉米杂交种,如风光72、南矮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亩产296.9公斤栽培技术初报
《大豆通报 》 1999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区,大豆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近些年大豆亩产250公斤以上的高产典型不断出现,新的增产技术也有许多报道。目前推广的“垄三”、“高寒”、“大垄密”、“窄行密”等高新技术已在生产上广为应用,使黑龙江省的大豆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菌核病抗性的遗传机制与育种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菌核病是向日葵的主要病害之一,世界各国均有发生,严重影响向日葵生产发展[1~3]。我国向日葵菌核病的危害也较严重,东北三省、山西及内蒙等向日葵产区均有发生,其中以黑龙江省最为严重,据统计1985~1987年一般地块的发病率都达30%~60%,严重地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病毒病抗源种质创新及鉴定评价研究
《大豆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有性杂交将高产与抗病进行有效重组,经人工接种鉴定及生化鉴定,创新出高抗SMV1号株系、且高抗种粒斑驳种质5份;哈88-2501、哈88-7704、哈88-2499、哈88-2496和哈89-5896;创新出高抗SMV3号强毒株系种质,同时高抗种粒斑驳种质5份;哈91R3-182、哈91R3-188、哈91R3-232、哈91R3-244和哈91R3-310。并对抗源种质的抗性、丰产性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价。
关键词: 抗源种质,抗性鉴定,株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椒空间诱变后代的遗传变异检测及分析初报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通过卫星搭载,甜椒干种子在空间特殊条件下运行后,返回陆地种植,通过多代选择,获得甜椒新品系卫星87-2,经过SP1,SP5,SP9及SP10代的苗期长势调查,营养成分、叶绿素含量、同工酶分析以及对叶片细胞学观察,均发现了明显变异,从遗传学、生化学、细胞学角度证明了空间诱变的效果。
关键词: 空间诱变,甜椒,变异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诱变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大豆通报 》 1999
摘要:当今世界生物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其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为大豆品种改良及大豆高产潜力的挖掘提供了重要途径。其中诱变技术创造新种质是科学家们在大豆育种中应用较早且取得很大成效的一项生物技术。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和遗传结构的不稳定,植物本身会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产量性状边际效应指数的相关分析
《中国马铃薯 》 1999
摘要:从马铃薯品种(系)边际效应指数入手,研究了马铃薯的产量边际效应指数与其它各主要农艺性状边际效应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边际效应指数可以作为选择耐密马铃薯品种的指标。
关键词: 马铃薯,产量,边际效应,耐密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分析及配合力评价
《玉米科学 》 1999
摘要:利用8 个早熟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 4 模式进行双列 杂交,共获28 个杂交组合。对28 个杂交组合的14 个性状进行田间鉴定及室内考种,结果表明,穗位高、株高、叶面积增长速率、喇叭口期叶面积四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及狭义遗传力均较高;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高赖氨酸玉米的喇叭口期叶面积等7 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到显著水平,而苗期叶面积、苗期叶干重、拔节期叶干重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显著水平;遗传方差组成分析表明,喇叭口期叶面积等8 个性状的加性效应在遗传中起主要作用,而苗期叶干重、拔节期叶干重、苗期叶面积三个性状非加性效应在遗传中起主导作用。此外,本文还对8 个高赖氨酸玉米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方差进行了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击法玉米转基因技术
《玉米科学 》 1999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击法转化玉米原生质体的原理、方法及转基因玉米鉴定的方法等。在离体条件下,将欲转入的靶基因与载体质粒重组构建重组DNA分子,同时,用去壁液处理玉米未成熟胚的悬浮细胞制备原生质体。将20~40μg的超螺旋重组DNA分子与15~3×106个玉米原生质体细胞混匀后,置于强电场环境中,用500~750V/cm的高电压处理5min,使原生质体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并使重组分子进入到受体细胞内。在选择培养基中,选择已转入并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转化细胞,再经组织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并再生成转基因玉米植株,最后用适当的方法对再生植株进行鉴定。
关键词: 玉米;转基因;电击法;原生质体;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