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穗茎注射平阳霉素对小麦诱变效果的研究

核农学报 1999 CSCD

摘要:本试验以龙辐麦3 号为试材,研究了小麦开花期将不同浓度的平阳霉素通过穗茎注入小麦体内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后的龙辐麦3 号在株高、穗长、小穗数、主穗粒数、千粒重等方面发生变异,试验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M1 代生理损伤加大,在M2 代100μg/ ml 浓度的平阳霉素处理的突变频率较大,各性状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对照。

关键词: 穗茎 平阳霉素 小麦 诱变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方式及增产效果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9

摘要: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推广的一项新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该项技术是以选用耐密,杆强抗倒伏的矮杆或半矮秆品种为前提,进行缩垄增行,使单位土地面积上植株分布更合理、更均匀,可充分利用土地及光能资源,增加群体干物重及绿叶面积,进而增加群体产量。该项技术经全省不同生态区多年试验与示范,己充分肯定了其增产效果(平均较垄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稻瘟病菌对三环唑抗药性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抑菌试验方法,对来自黑龙江省不同地区160份稻瘟病标样中的98个纯菌株进行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三环哩对不同地区稻瘟病菌的平均抑制中浓度(EC50)有很大差异。敏感菌株的平均抑制中浓度,哈尔滨菌株为10~20mg/kg,牡丹江菌株为20~40mg/kg,佳木斯和绥化菌株均接近50mg/kg,国营农场的菌株接近40mg/kg,抗性菌株平均抑制中浓度均大于50mg/kg。本试验结果说明,黑龙江省大部分稻区的稻瘟病菌对三环唑已产生一定的抗性。抗性菌株抑制中浓度大约是敏感菌株的1.25—5倍。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抗药性 抑制 杀菌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的引种与栽培技术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9

摘要:马铃薯品种“大西洋”(Atlantic)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于1978年和1996年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入的品种,在《全国马铃薯品种资源编目》的永久编号为5015。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经多年小区试验和大面积栽培鉴定,采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功能微复肥种衣剂对大豆重迎茬的增产效果

北京农业科学 1999

摘要:根据大豆的营养特点及连年种植大豆造成的对土壤养分单一消耗,抗性减弱,病虫害加重而研制的多功能微复肥种衣剂,能够改善大豆营养状况,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虫害能力。能够起到增花保荚、促进根瘤生长,增强固氮作用。据田间试验、大面积示范,一般增产10%~27%。本品与磷酸二铵配施效果更好,尤其施于大豆重迎茬地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关键词: 种衣剂,重迎茬,增产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蜡蚧轮枝菌防治温室白粉虱应用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9

摘要:本文通过蜡蚧轮技菌在温室中防治白粉虱的研究结果表明:3×107 个孢子/m l孢子悬浮液对白粉虱的防治作用稳定在58% ~60% 。与化学药剂混用能提高防治效果。并对该菌粗毒素进行提取,室内生测结果表明该毒素提取物对温室白粉虱具有很强的毒害作用。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 孢子悬浮液 粗毒素提取 温室白粉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区粮牧企农业可持续发展双城模式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9

摘要:本文论述了双城市农业生产现状,提出了双城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分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障碍因素及其对策,对类似地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模式,农区,双城市,生态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历苗龄对番茄秧苗素质和产量影响

北方园艺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育苗是蔬菜栽培的重要环节,苗龄又是秧苗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苗龄是否适当,将显著地影响到定植后的生长及产量,本试验试图通过同一育苗条件下,不同苗龄秧苗对其素质及产量影响的结果,探讨缩短露地番茄育苗日数的可能性,从而降低育苗成本。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蒲公英及其人工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别名婆婆丁,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有白色乳汁,根垂直生长,叶丛生,头状花序,花瓣黄色,瘦果褐色,尖端着生白色绒毛,成熟后自动脱落且能随风飘移。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山丘陵区果农复合生态经营模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项研究是在对寒温带低山丘陵地区的果农复合经营的果园生态因子和农民经济收入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果农复合生态系统因子动态变化分析、间作农作物种类比较分析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果农复合生态经营模式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效益和经济收益.它能够有效地改善果园条件.降低空气温度.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的会量.有利于果树和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改良;果农复合生态经营可分为果树生长初期、果初期、结果盛期三个阶段;适于低山丘陵区果农复合的最佳模式是在果树行间间作瓜类、豆类和蔬菜类.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操作。

关键词: 果农复合经营模式 低山丘陵区 间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