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白浆土生物能源物质的转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8
摘要:白浆土是牡丹江地区面积较大的低产土壤之一.其理化性状差异直接影响到产量的提高而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我们在白浆土生物能源的转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过程中,发现白浆土和其它分布在三江平原的土壤一样,由于能源全年适于土壤微生物有效生命活动的时期(5℃以上)较短,只有半年左右,因而土壤生物学活性及其连续效应较低,从而大大限制了土壤物质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地区李树育苗技术
《林业科技通讯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高寒地区李树育苗技术黑龙江省地处中国北部,气候寒冷。李树苗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砧木种子不易出芽、出苗率低、嫁接成活率低、出圃率低等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几年的摸索,现对李树育苗技术作一归纳总结。1砧木苗的繁殖砧木对嫁接苗的长势强弱、树体大小、寿命长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艺措施对重迎茬大豆生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大豆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1994-1996年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大豆联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采取缓解的各项农艺措施均可(1)减少重、迎茬大豆的产量损失,使重茬产量损失较正茬降低在10%以内,迎茬产量接近正茬产量;(2)对重、迎茬大豆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均起到促进作用;(3)可减轻重迎茬大豆根部病虫害。
关键词: 大豆;农艺措施;重迎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生态遗传变异规律与杂种后代及稳定品系处理关系的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1998
摘要:本文提出了春小麦的三条生态遗传变异规律,即稀密条件下各种性状对应变化规律、不同光温型主要光温性状同一地点年度间和同一年度地点间主要光温性状变化规律及光、温、肥、水四因素对不同光温型主要光温性状表达的互相补偿规律,并指出了它们的理论依据。利用上述规律,可减少在杂种后代和稳定品系处理过程中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各种性状选择误差,可确定不同光温型材料的光温特性、光温类型划分、选择强度、熟期分类,并且可为在黑龙江省小麦育种中解决其“当地生态适应”和“它地生态适应”等问题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它们是现有小麦育种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关键词: 春小麦;遗传变异;生态;杂种后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克丰7号的选育与推广
《作物杂志 》 1998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春小麦产区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133万hm2左右,现在从最高年份的227万hm2已降到1997年的110万hm2。小麦面积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种麦成本高,商品麦品质较差,不符合市场需求,导致外来小麦及面粉进入我省市场,致使我省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选育小麦抗赤霉病新品系的研究
《中国核科技报告 》 1998
摘要:利用辐射与离体培养、细胞筛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小麦抗病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筛选,选出了4个抗赤霉病新品系。经多年田间接种鉴定和考察,抗病品系的抗病能力较亲本提高1~2级,一些主要农艺性状也发生了变异。在病原菌或毒素作用下,研究了抗病品系及其亲本过氧化物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表面糖蛋白层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获得了抗病性的生化标记,并分析了抗病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旋耕法改善低平易涝地土壤理化性状的效果
《土壤通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1991~1995年在低平易涝的碳酸盐黑土(湿润均腐土)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松旋耕法较传统翻耙压法提高水稳性土壤团粒结构144%,增加土壤气相87%,渗透量增加35~42倍,耕层土壤含水量降低128%,提高地温03~12℃,有效氮、磷、钾分别增加104%、589%和367%。大豆增产151%,玉米增产17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作密植大豆行距效应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8
摘要:试验于1995~1996年在桦川县进行,通过品种、密度、行距对大豆平作窄行密植栽培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行距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各品种以北丰11号产量最高;各行距以22.5cm行距的产量最高。同一品种(北丰11号)三个密度二个行距比较,以44.4株/m2,行距15cm的产量最高。随着行距的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粒重在各层分布,上层的荚数、粒数、粒重比例下降,下层比例增加,中层的变化不大。
关键词: 大豆,平作密植,行距,空间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研究进展
《大豆通报 》 1998
摘要: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研究进展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于佰双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SCN)是大豆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国自80年代初期开始重视对该病的研究。黑龙江省农科院刘汉起等1976年调查表明,在黑龙江省除边远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结构大棚设计中几个问题
《北方园艺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木结构大棚设计中几个问题牛柏忠大棚是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设施,特别是木结构大棚,在城镇郊区的应用更为广泛。大棚的结构,应具有适于作物生育的空间和环境,尽量减少对作物的遮阴,且坚固、安全、经济、实用,所以木结构大棚的设计、建造是保护地生产的首要关键环节。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