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大豆品种黑农33和黑农34品质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8

摘要:大豆品种黑农33和黑农34品质评价栾晓燕(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大豆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水平的不断深入,愈来愈多的高产、优质大豆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及外贸出口所利用。黑农33、黑农34号大豆是我省第一、第二积温带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技术

中国农学通报 1998

摘要: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是引进、吸收美国大豆专家R.L.Cooper教授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结合佳木斯地区生态条件和当地生产力水平大豆垄作栽培技术形成的新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该项技术在选用矮秆抗倒品种前提下,改原70cm大垄为130cm大垄,改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O_2”基因的转入对玉米灌浆特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8

摘要:利用8个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和8个同型普通玉米自交系,按Grifing模式分别配制杂交组合。这两组杂交种在院内试验地种植,随机区组设计。生育期间测定其灌浆特性。结果表明普通玉米较高赖氨酸玉米在子粒鲜重、体积及干重等性状普遍为高。干重净生长速率普通玉米也高于高赖氨酸玉米,而鲜重、体积净生长速率表现为前期普通玉米高于高赖氨酸玉米,而中、后期高赖氨酸玉米高。

关键词: 普通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灌浆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农用小型~(60)钴源经济效益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8

摘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用小型60钴源经济效益王成波(黑龙江省农科院原子能所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科学技术为生产服务”的方针,各类型的科研单位要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条件,引进科技项目和资金,多出成果,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振兴祖国。我们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抗性大豆品种(系)感染SMV后叶绿素和光合速率变化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8

摘要:测定不同抗性大豆品种(系)接种SMV不同株系后的叶绿素和光合速率,分析它们在大豆不同生育阶段的变化,阐明大豆感染SMV后一些光化学活性特点:叶绿素a含量减少—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中心受到伤害,光合速率降低,最终引致产量下降。SMV对大豆叶绿素、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因品种的抗性及SMV毒系的致病力不同而有所差异。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SMV),叶绿素,光合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蜂蜜增产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中国林副特产 199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盐浓度对马铃薯试管苗的胁迫效应

中国马铃薯 1998

摘要:用含0%、0.1%、0.2%、0.3%、0.4%五种Nacl浓度的修改MS培养基胁迫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办法,鉴定马铃薯品种的抗盐性。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试管苗受影响的程度加重,其试管苗株高、根长、干物质及生物产量间差异显著,最后确定0.3%Nacl胁迫为临界浓度。

关键词: 马铃薯 试管苗 盐胁迫 抗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农科院第二水稻研究所水稻新品种简介

农民致富之友 1998

摘要:座落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民乐乡(安家站)的黑龙江省农科院第二水稻研究所,虽然只有二十七年的建所和水稻科研的历史,但是,其整体形成、发展都和水稻科研新品种有着不结之缘,其优良的水稻品种为黑龙江省的水稻发展着下了辉煌的一笔,“五常大米”人人皆知。七十年代培育的松粳1号,八十年代的松粳2号,九十年代的松粳3号,曾一度誉为“希望的种子”,成为黑龙江省不同年代、不同适应地区的水稻主栽品种。如今,第二水稻研究所的全体科技人员,又在不断研究,探讨面对二十一世纪水稻发展之路。同时,又推出一批自选、自育的高产、优质、多抗,适应黑龙江地区“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水稻新品种(系),并将这批“希望的种子”奉献给广大的农民朋友,以求农民朋友在新的一年里能获得一个好收成,在致富的路上更上一步台阶,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匍匐栽培桃树开发林缘地域经济

中国林副特产 1998

摘要:利用桃树匍匐栽培模式,增加林区副特产品品种,开发林缘地域经济门路是为林区广大职工拓宽致富领域的好途径。匍匐栽培桃树只要选择中晚熟品种,选择排水良好,微酸性砂壤上就可栽培。桃果实经济效益可观,鲜食亩创收达3000元以上,加工桃干亩创收达5000元以上。

关键词: 匍匐栽培 林缘经济 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衡施肥是黑龙江省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8

摘要:平衡施肥是黑龙江省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魏丹朱乃德(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沈阳军区直属农场局美国学者Jackson1980年提出持续农业的概念,其内容系指建立一个全球范围内稳固的农业体系来支持人类的发展[1]。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概念,其最终目的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