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829条记录
凤头白鸭凤头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凤头白鸭中凤头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10周龄凤头白鸭与连城白鸭为研究对象,对内脏、皮肤等组织中Hoxc8、Eph A2、Eph A3、Eph B2等4个与凤头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构建其组织表达谱,阐明各个候选基因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性表达。

关键词: 凤头白鸭 连城白鸭 凤头性状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3—2016对葡萄的新要求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6)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种类、最大残留限量及检测方法均提出了较多的新要求。对新标准中涉及葡萄或浆果类水果规定的变化进行了归纳,并与国际上的相关标准进行对比,旨在为有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药残留 国家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微型月季品种资源主要表型分析及综合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微型月季种质资源的利用率,从12个数量性状和8个质量性状对国外引进的微型月季主栽种质资源,进行了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月季表型性状的种间变异系数为花直径的变异系数(20.61%)最大,侧叶宽变异系数(1.68%)最小;种内变异系数为柄叶数变异系数(15.14%)最大,花瓣长变异系数(4.95%)最小;数量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信息指数H'在0.852~2.777之间,平均值为1.960。基于20个表型性状数据,将种质资源分为花型、叶型、叶刺、花色等5个不同类型。数量性状的前7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1.75%,反映的信息与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花色、花型等经济性状表型性状指标的影响较大,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20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花型、叶型、花色、叶刺等5个主要性状。以上结果为微型月季的资源评价和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微型月季 表型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火炬郁金种球的抗寒生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低温保护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红火炬郁金(Curcuma hybrida‘Red Torch’)种球的抗寒生理,并找出提升种球抗寒性的方法,对经不同低温胁迫处理红火炬郁金种球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开展了种球的抗寒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筛选试验。种球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试验表明,种球在9℃时开始受逆境胁迫,-3℃时胁迫程度最高;低温胁迫激活生成的各抗氧化酶表现并不一致,POD活性在5℃时最高,CAT活性在1℃时最高,而SOD在-3℃时活性达到最高状态。渗透调节系统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9℃达到最高,可溶性糖及PRO含量在5℃时达到最高。综合种球受损程度及抗逆系统的反应,种球保存过程中以不低于5℃为宜。抗寒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筛选试验表明,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包括脱落酸(ABA)、水杨酸(SA)、油菜素内酯(BR)、6-BA、多效唑(PP333)等]对增强红火炬郁金种球的抗寒性都有一定的作用,其中6-BA和ABA处理对种球的保护效果是最好的。

关键词: 红火炬郁金 姜荷花 种球 抗寒性 脱落酸 水杨酸 油菜素内酯 6-BA 多效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彩色稻对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危害程度及其卵寄生蜂寄生行为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应用彩色稻进行田间彩绘是创意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可能影响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本研究旨在探明彩色稻对水稻主要食叶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及其卵寄生蜂的影响,为创意农业稻田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稻纵卷叶螟在紫色稻、黄色稻和常规稻(对照)上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幼虫及蛹的历期、幼虫及蛹的存活率、蛹重和性比等;比较稻纵卷叶螟成虫在彩色稻和常规稻之间的产卵选择性;比较稻纵卷叶螟的重要卵寄生蜂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和稻螟赤眼蜂(T.japonicum)对彩色稻和常规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选择性,并在大田条件下调查彩色稻稻田和用紫色稻写字的创意稻田中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情况.[结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趋向于在彩色稻上产卵,在彩色稻上的产卵百分比达60%以上,显著高于常规稻,同时稻纵卷叶螟在彩色稻上的生态适应性高于常规稻,用紫色稻和黄色稻叶片饲养的稻纵卷叶螟幼虫存活率和蛹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稻.彩色稻对稻纵卷叶螟的发育历期、蛹重和性比无显著影响.不同赤眼蜂对不同水稻品种上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选择性有差异,螟黄赤眼蜂偏向寄生紫色稻上的卵,对黄色稻的选择性最低,但寄生率无显著差异;而稻螟赤眼蜂偏向寄生绿色常规稻上的稻纵卷叶螟卵,对紫色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选择性最低.3种水稻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稻螟赤眼蜂对常规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率是紫色稻上的4.3倍,是黄色稻上的2.1倍.在大田情况下,紫色稻和黄色稻稻田中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和幼虫密度显著高于常规稻田,紫色稻的稻纵卷叶螟卷叶率最高,为15.3%,是常规稻的10.9倍,黄色稻的3倍;紫色稻和黄色稻的稻纵卷叶螟残虫率分别为4.5%和3.3%,也显著高于常规稻(1.1%).以紫色稻进行田间彩绘时,紫色稻上的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均在6%以上,显著高于常规稻田(4%以下).[结论]彩色稻相对于常规水稻更易于吸引稻纵卷叶螟危害,且稻纵卷叶螟在彩色稻上的生态适应性高于常规稻,而稻螟赤眼蜂对紫色稻上稻纵卷叶螟卵的选择性最低,不利于紫色稻上稻纵卷叶螟的生物防控.在利用彩色稻进行创意农业稻田彩绘时应充分考虑其负面的生态影响,并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

关键词: 观赏水稻 稻纵卷叶螟 产卵选择性 生态适应性 寄生偏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对蛋雏鸭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及其复合剂对蛋雏鸭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绍兴公鸭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Ⅱ~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0mg/kg的杆菌肽锌(抗生素组)、800mg/kg的黄芪多糖、250mg/kg丁酸梭菌、800mg/kg黄芪多糖+250mg/kg丁酸梭菌复合剂,试验期为28d。结果显示:(1)1~14日龄时,各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差异均不显著(P>0.05)。15~21日龄时,与Ⅰ、Ⅱ组相比,Ⅲ、Ⅳ、Ⅴ组ADG显著提高(P<0.05)、F/G显著降低(P<0.05);22~28日龄时,Ⅲ、Ⅳ、Ⅴ组ADG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组ADFI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Ⅲ、Ⅳ、Ⅴ组F/G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1~28日龄时,与Ⅰ、Ⅱ组相比,Ⅲ、Ⅳ、Ⅴ组ADG显著提高(P<0.05)、F/G显著降低(P<0.05)。(2)试验第28天时,与Ⅰ组相比,Ⅴ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含量显著提高(P<0.05);Ⅲ、Ⅴ组甲状腺素(T4)、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血清皮质醇(CORT)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Ⅳ、Ⅴ组白细胞介素-2(IL-2)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Ⅲ、Ⅴ组干扰素-γ(IFN-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蛋雏公鸭生长性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黄芪多糖和丁酸梭菌复合添加效果优于单独添加。

关键词: 黄芪多糖 丁酸梭菌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转录组学的不同色系蝴蝶兰花色苷差异积累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蝴蝶兰花色丰富且极具变化,是研究花着色机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利用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比较三种不同色系蝴蝶兰花器官转录组,鉴定蝴蝶兰花色苷合成的相关基因,从转录组水平揭示蝴蝶兰花色苷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选取白花蝴蝶兰(PAPW)、红花蝴蝶兰(PAPR)和黄花蝴蝶兰(PAPY)为试验材料,对其花苞及盛开花朵分别釆样,分别提取三个样品的总RNA,利用Illumina Hiseq 2 000进行测序分析,过滤处理后分别得到总Clean reads片段为60 031 912、57 685 822和55 765 402个,GC含量分别为47.78%、47.36%和49.48%,平均长度约为575 bp,N50长度为940 bp,对获得的All-unigenes进行功能注释,注释到Swiss-Prot、Nt、KO、Nr、GO和KOG数据库的Unigenes分别是22 321、19 199、8 671、28 952、20 152和10 380个;PAPR和PAPW相比差异基因共有642个,上调基因有354个,下调基因有288个;PAPY和PAPW相比差异基因共有2 459个,上调基因有132个,下调基因2 327个;KEGG代谢分析表明,2个对比组中的差异基因富集在不同代谢通路中。PAPR和PAPW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和钙信号通路等代谢通路,其中类黄酮生物合成中差异基因为8个(7个上调,1个下调)。PAPY和PAPW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DNA复制,烷、哌啶和吡啶生物碱和细胞凋亡等代谢通路,其中,参与到淀粉与蔗糖代谢中的差异基因最多,有34条(1个上调,33个下调)。这些信息为蝴蝶兰不同花色苷形成相关关键基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蝴蝶兰 不同色系 花色苷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枯萎病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茄子是茄属的第3大栽培作物,在中国有广泛种植。枯萎病(Fusarium wilt)是由植物土传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引起的茄子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茄子的产量和品质。本综述围绕近年来在茄子枯萎病发病症状、病原菌特点、致病机理和抗病定位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茄子枯萎病研究进展,以期为茄子抗枯萎病分子育种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茄子 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抗病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NIP类水孔蛋白基因的鉴定及表达特性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IPs(nodulin 26-like intrinsic proteins)是类根瘤菌26膜内在蛋白,属于水孔蛋白的一个亚类,在植物逆境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大豆基因组数据库,在全基因组水平共鉴定得到13个GmNIPs。染色体定位分析显示,这些GmNIPs基因分布在大豆11条染色体上。理化性质分析显示,GmNIPs蛋白氨基酸数目为261~296,蛋白分子量为27~32 ku,蛋白等电点为6~10。蛋白多序列比对分析发现,所有GmNIPs均含有水通道蛋白的典型结构,6个保守的跨膜螺旋(TM1-TM6)和2个保守的氨基酸元件NPA盒(Asp-ProAla box)。进化树分析发现,大豆GmNIPs与拟南芥和水稻NIPs分类完全一致。基因结构分析显示,所有GmNIPs基因均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启动子分析表明,多数GmNIPs基因的上游启动子区含有逆境和激素应答元件。组织表达分析发现,5个GmNIPs的基因表达量相对较高。进一步,利用荧光定量PCR对Gm NIP1;5的干旱胁迫表达特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大豆 NIP 水孔蛋白 全基因组鉴定 组织表达 干旱应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偏籼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两优274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浙两优274是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偏籼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丰产性突出、食味品质佳、生育期短等特点,2017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浙两优274 高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