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河套地区加工番茄品种比较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筛选适宜河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加工番茄品种,对引进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的6个早熟品种和12个中晚熟品种分别进行品种比较,以河套地区主栽品种屯河1号和屯河48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综合分析各品种间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8个品种中,早熟品种IVF1458与中晚熟品种IVF4494产量高,综合性状好。其中早熟品种IVF1458产量达到100 495.22kg·hm-2,中晚熟品种IVF4494产量达到140 541.34kg·hm-2,且二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6%以上,番茄红素含量均在12mg·100g-1以上,较适宜河套地区种植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准滴灌水肥耦合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北方农业学报 》 2018
摘要:文章针对水肥耦合技术对土壤质量产生影响进行简单概括,指出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技术可以减轻土壤板结,调控土壤温度、pH值、全盐含量、微生物数量,减少硝态氮淋溶等,从而对作物根系附近的土壤水气协调造成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F-1 WFV数据的河套灌区春小麦长势遥感分析——以临河区为例
《北方农业学报 》 2018
摘要:河套灌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我国的重要灌溉农业区和绿色农产品基地,其中春小麦是河套灌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对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种植业结构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用地面实时监测数据结合GF-1卫星影像快速提取春小麦面积和长势信息的方法,探讨了该方法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农业遥感长势监测中的适用性。利用2017年5月18日的GF-1 WFV数据提取了临河区春小麦面积,在确定春小麦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用NDVI监测作物长势情况,用3期的地面数据和遥感数据构建了研究区内春小麦的长势时间序列,进行了春小麦的长势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临河区春小麦面积提取结果精度达到了93.51%,Kappa系数为0.805 3。通过遥感定量评价的结果发现植被指数的增长与地上生物量呈线性增加关系,用时间序列NDVI值代表长势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弥补了地面人工目视评价的不足。研究结果证明该方法在河套地区有很好的适用性和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农情遥感 GF-1 WFV 春小麦 NDVI值 长势监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第3对真叶期甜菜幼苗对NaCl胁迫的抗逆性研究
《北方农业学报 》 2018
摘要:为研究甜菜幼苗第3对真叶期对NaCl的耐盐程度,以甜菜品种H003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实验,试验共设10个浓度处理,每个处理的NaCl质量分别占盆栽土壤质量的0%、0.1%、0.2%…0.9%,对甜菜叶片的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鲜重、干重和株高均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鲜重和干重在0.1%和0.2%处理下显著高于CK,0.3%和0.4%的处理与CK无显著差异,株高也在0.1%和0.2%处理下显著高于CK,在0.3%~0.7%处理下与CK无显著差异。叶绿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品质指标一样表现出随NaCl浓度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的规律。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片质膜透性则随NaCl浓度的增加持续升高。第3对真叶期的甜菜在≤0.4%的NaCl胁迫环境下其生长不受抑制,并且0.1%~0.2%的NaCl胁迫可以促进甜菜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啤酒大麦籽粒品质性状胚、胚乳、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中国粮油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3倍体胚乳禾本科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啤酒大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纤维含量、脂肪含量及β-葡聚糖的胚、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遗传效应及狭义遗传率。结果表明,所测的5个品质性状主要受控于遗传主效应,环境互作效应较小。蛋白含量、淀粉含量、纤维含量、β-葡聚糖含量的表达主要受控于细胞质遗传效应,控制脂肪含量的遗传主效应以母体显性效应为主;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纤维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的狭义遗传率分别为69.75%、60.09%、57.69%和61.76%,脂肪含量性状未被检测到显著的狭义遗传率。加性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纤维含量间存在细胞质、母体加性的完全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β-葡聚糖含量,纤维含量与淀粉含量、β-葡聚糖含量存在极显著的的细胞质完全负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现代农业 》 2018
摘要:推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文章在深入分析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含义、推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对实现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尿素配施对加工番茄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氮肥在加工番茄上的最佳施用量以及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的效果,在河套灌区研究了不同类型尿素配施对加工番茄的产量、品质、氮素利用率及土壤氮素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番茄施用氮肥比不施氮肥果实和茎叶产量都有显著增加,施用氮肥后果实产量平均增加99.7%,同时施用氮肥加工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增加0.34%~1.34%。施用缓释尿素的氮素利用率较高,100%推荐施氮量用缓释尿素或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较单施尿素氮肥利用率高15.2%~20.2%,80%推荐施氮量用缓释尿素或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比单施尿素氮肥利用率高20.3%~21.8%。施用缓释尿素或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使用可以减少20%施氮量,不显著影响加工番茄的产量,而且肥料利用率较高。在各处理中表现最好的处理是100%推荐施氮量采用60%缓释尿素做基肥,20%尿素在花期追肥,20%尿素在果实膨大期追施的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氮肥利用率最高。施用缓释尿素0~20 cm耕层土壤氮素没有残留,20~40 cm土层土壤氮素没有淋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羊同期发情人工授精优化改进试验
《中国畜禽种业 》 2018
摘要:利用乌兰察布市现阶段在绵肉羊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工作中常用的普通稀释液,将精液按1:3和1:5的比例稀释,输精2次和3次,比较配种情期受胎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1:3稀释精液人工输精配种,受胎率极显著高于1:5稀释组(P<0.01);输精2次和3次,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使用"高渗低温大倍稀释保存液",将精液按1:3、1:5、1:10的比例稀释,全部输精2次,受胎率分别为67.50%、48.8%和42.47%,结果表明, 1:3稀释组受胎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1)。高渗稀释液和普通稀释液,稀释精液输精配种,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绵羊 同期发情 人工授精 稀释液 稀释比例 输精次数 情期受胎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菜丛根病抗性差异性状及蛋白胶点鉴定比较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菜抗病和感病材料为试验材料,对田间产量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蛋白质垂直电泳图谱,比较了TCA/丙酮沉淀法、可溶性蛋白提取法和酚提取法3种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水培进行病毒胁迫处理后,通过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Trial 5. 0软件分析,扣除差异蛋白点,进行胶内蛋白质鉴定分析。结果表明:3种蛋白质提取方法中的TCA/丙酮沉淀法提取效果较好。田间产质量比较显示,抗病材料在苗期及生长后期长势要优于感病材料,收获后块根产量和含糖量也要高于感病材料,抗病材料表现良好。蛋白质双向电泳后通过软件分析,扣除具有明显差异的蛋白点78个,总共鉴定出了34个有效蛋白质ID,通过NCBI和The Beta vulgaris Resource数据库Blast比对发现,病1和病2主要表达的功能蛋白以光合作用、糖代谢、呼吸抗氧化作用、信号转导、脂代谢及一些未知蛋白为主,而病5和病6主要表达光合作用蛋白和呼吸抗氧化蛋白,即自身应激反应所表达的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