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海南省珍稀濒危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广东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通过文献查询、资料整理、野外综合考察和人工引种相结合的方式,对海南省的珍稀濒危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海南省自然分布的蕨类植物约有402种,受威胁蕨类植物约37种、隶属18个科,主要分布于岛内原始森林保存相对较完整的五指山、吊罗山、尖峰岭、霸王岭等四大自然保护区。其中受威胁种类分布较多的科为水龙骨科(6种,占16%)和禾叶蕨科(4种,占11%),受威胁种类比较少的大多为寡种科;另外调查还发现,节毛蕨、海南网蕨和细辛蕨为海南地区特有种。

关键词: 海南省 珍稀濒危植物 特有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链霉菌BM10菌株的诱变选育

广西农业科学 2007

摘要:链霉菌BM10菌株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从海南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生防菌,其代谢产生的抗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以此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UV)、微波(MW)、亚硝基胍(NTG)、硫酸二乙酯(DES)和氯化锂(LiCl)诱变处理,采用平板对峙初筛和摇瓶培养复筛,均能筛选到拮抗活性明显提高的突变菌株,尤以亚硝基胍诱变效果最好,其次是紫外线诱变、硫酸二乙酯诱变、氯化锂诱变和微波诱变。经传代实验,高效突变株N1-45-9对香蕉枯萎镰刀菌的拮抗效果比原始菌株提高69.4%,且遗传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链霉菌 诱变 紫外 微波 亚硝基胍 硫酸二乙酯 氯化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硝酸钾和赤霉素浸种处理对小型西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7

摘要:以新采收的小型西瓜"美月"种子为试材,以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005%、0.01%、0.02%、0.03%)和硝酸钾溶液(0.05%、0.1%、0.2%、0.3%)浸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上述2种物质均可提高西瓜的发芽率和发芽势。0.01%赤霉素处理发芽率最高,发芽率为98%;硝酸钾溶液浸种处理以0.1%的硝酸钾浸种发芽率最高,发芽率为96%。

关键词: 硝酸钾 赤霉素 小型西瓜 浸种 发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HNQ11菌株控制象耳豆根结线虫危害

热带作物学报 2007 CSCD

摘要: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 Yang and Eisenback)是海南岛独有的一种致病力很强的根结线虫。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 Fresenius)HNQ11菌株是从海南岛香蕉(Musa sapientum Linn.)根围土壤分离到的1株捕食线虫真菌,本实验研究了其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HNQ11菌株能迅速产生捕食网和捕食环等捕食器官来捕食象耳豆根结线虫J2。其捕食率在J2加入HNQ11培养平板96h后即达83.5%;在盆钵控病实验中,每株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用2g菌丝处理根部,根结形成比对照减少50%,根系鲜重增加147.3%。同时,在菌丝处理33d后还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根片段上附着的HNQ11菌丝和分生孢子,重新分离菌丝和分生孢子还能在培养基上生长,说明HNQ11菌株在番茄根部具有定植能力。

关键词: 少孢节丛孢 捕食 控制 象耳豆根结线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非近交亲本间杂交F_1群体对木薯褐斑病田间抗性的QTL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非近交亲本抗褐斑病的文昌红心和中感亲本华南6号杂交获得分离群体184个株系,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析,检测了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对褐斑病田间抗性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采用田间自然发病和辅助人工接菌的方法,分别在2004年苗期、2005年苗期和成株期3次调查和鉴定了群体的抗病性反应。结果表明,这3个时期群体褐斑病病情指数(DI)分布范围较一致,均呈连续性偏峰态分布。从4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在抗、感基因池和两个亲本间均具有多态性的引物17对,群体检测获得50个等位基因位点,构建了包含34个位点的8个连锁群,覆盖木薯基因组695.7cM,2个位点间平均图距为20.5cM。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15个与木薯褐斑病抗性相关的QTL,贡献率在9.61%-64.81%,主要分布在第1、2、4连锁群的特定区域。其中,第1、2连锁群上的6个QTL是重要的QTL。

关键词: 木薯 褐斑病 SSR QTL 遗传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蓼挥发油的提取及其GC/MS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辣蓼挥发油,对蒸馏时间、萃取溶剂、叶片碎度进行三因子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蒸馏时间为150 min,最佳萃取溶剂为乙醚,最佳叶片碎度为完全剪碎。将得到的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水蒸气蒸馏所得挥发油各化学成分含量分别为:烯(7.19%)、酮(40.79%)、酸(2.56%)、醇(9.87%)、醛(2.31%)。

关键词: 辣蓼挥发油 提取工艺 GC/MS分析 杀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剑麻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思路

中国麻业科学 2007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剑麻业当前的发展形势和产业需求,提出了今后剑麻科研发展的方向、战略任务与策略。

关键词: 剑麻 科研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体内具有固氮酶活性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相关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甘蔗生物固氮及其应用研究对于甘蔗生产中节约氮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无氮JNFb培养基,从两个甘蔗材料中分离到2个具有较高固氮能力的菌株,分别将它们命名为B5和CP74-2005,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B5为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属,CP74-2005为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肺炎克雷伯氏菌种;形态学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与《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描述的一致。B5菌株为好氧细菌,极生鞭毛;CP74-2005菌株为厌氧或兼性好氧,周身鞭毛。两个菌株都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能够在较高的盐浓度、糖浓度、温度和pH值范围内正常生长。

关键词: 甘蔗 固氮菌 分离鉴定 特性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新型植物园的创建——以兴隆热带植物园为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针对我国植物园发展和区域经济的现状,对兴隆热带植物园创建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产业化模式的概况、思路及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成效。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加快植物园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系统化,科技、经济和生态一体化,提高植物园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效益显著。

关键词: 植物园 科研 开发 旅游 产业化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光氧化简易鉴定技术及其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摘要:综述耐光氧化简易鉴定技术及其原理、可行性及其在耐光氧化种资资源筛选中的应用。

关键词: 耐光氧化 鉴定技术 种质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