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植物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

广西农业科学 2007

摘要:超低温保存是目前植物种质资源长期稳定保存的理想方法。超低温保存成功的关键在于避免降温及化冻过程中的细胞内结冰,材料特性、冷冻前的预培养、冷冻保护剂、降温冰冻方法和化冻及再培养等因素共同决定了超低温保存的效果。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超低温保存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如被成功保存的植物材料日益增多,发现了新型冷冻保护剂抗冻蛋白,玻璃化、包埋玻璃化等新的冰冻保存方法相继建立,生活力测定、恢复培养活力测定以及保存后遗传性状的分析和检测等技术得到了更新与发展。但作为低温生物学中比较新的领域,超低温保存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关键词: 植物种质资源 超低温保存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兰科植物区系的组成及其特征

热带作物学报 2007 CSCD

摘要:海南岛是我国兰科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目前已发现有78属214种。其中,中国特有种31种(包括海南特有种14种),非中国特有种但在中国仅见于海南岛的有20种。种数在10种以上的属有羊耳蒜属(Liparis)、石斛属(Dendrobium)、毛兰属(Eria)、石豆兰属(Bulbophyllum)和兰属(Cymbidium)。海南岛兰科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2个分布型和变型,其中热带亚洲成分占总属数的51.3%,热带分布属有71属,占绝对优势。海南岛兰科植物的生活型多样,附生兰有43属,地生兰有32属,腐生兰5属(其中羊耳蒜属和兰属中存在附生和地生2种生活型)。多个种在叶型和花色上变异较大,可作为优良育种材料。与邻近地区相比,海南岛兰科植物与西双版纳共有属最多(为56属),其次依序为台湾、广东、广西和福建。虽然海南岛与台湾和西双版纳同处热带北缘,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但其兰科植物在属、物种和特有种的数量上比后两者要少。总的说来,海南岛的兰科植物区系较为多样,与亚洲热带兰科植物区系亲缘关系密切。

关键词: 海南岛 兰科植物 区系组成 地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科技研究进展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7

摘要:从种质保存、育种、繁殖、花期调控、病虫害防治、加工等方面,综述菠萝的生产、加工与综合利用。

关键词: 菠萝 种质 育种 繁殖 花期调控 病虫害 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院校园区网设计与实现

农业与技术 2007

摘要:校园网的建设可以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提供一个信息应用平台。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标准的结构化计算机网络的校园网并讨论了实现该系统工程的技术,以更好地为农业院校园区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提供指导。

关键词: 农业校园网 信息应用平台 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sRNA介导的PRSV-CP基因3′-端同源序列瞬时表达对番木瓜环斑病毒侵染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07 CSCD

摘要:体外合成我国番木瓜主产区环斑病毒外壳蛋白(PRSV-CP)基因3'-端278bp同源区段,构建包含278bp正义链、内含子(PDK内含子)及278bp反义链的RNA介导的植物表达载体p2301-CPU,直接转化根癌农杆菌EHA105。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法,研究同源dsRNA对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侵染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瞬时表达的dsRNA能够特异地干扰PRSV侵染。

关键词: dsRNA 农杆菌浸润法 干扰 番木瓜环斑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柱花草叶片组织总RNA提取方法

热带农业科学 2007

摘要:采用改良的CTAB法,成功地从柱花草的叶片组织中提取了总RNA,且其总RNA具有完整性好、纯度和产量高的特点,可用于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关键词: 柱花草 RNA CTAB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甘油为碳源发酵Pichia pastoris组成型表达人血管生成抑制素

生物工程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Pichia pastoris组成型表达外源蛋白中碳源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分别以葡萄糖、甘油、甲醇和油酸为碳源研究它们对摇瓶发酵GS115(pGAP9K-AS)表达hAS的影响。结果如下:油酸(163mg/L),甘油(83mg/L),葡萄糖(76mg/L),甲醇(57mg/L)。根据以上结果,以甘油为碳源在30L生物反应器中进行GS115(pGAP9K-AS)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48h后测得hAS的产量为169mg/L。产物hAS具有免疫活性并能抑制bFGF诱导的CAM血管生成和实验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治疗12d后,抑瘤率达到90%,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hAS治疗组和PBS治疗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

关键词: 血管生成抑制素 组成型表达 Pichia pastoris 甘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后果蔬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本文从物理、化学和生物降解三个方面综述了产后果蔬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的研究概况。分别指出其优缺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产后果蔬 农药残留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菜豆上粉虱传双生病毒的分子检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粉虱传双生病毒在海南的发生情况,从海南儋州采集了3个菜豆病样,症状表现为花叶、皱缩、叶背部叶脉突起,根据粉虱传双生病毒基因组DNA基因间隔区及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简并引物,对这3个样品进行了PCR检测,从其中两个样品中扩增到预期大小为522 bp的DNA片段。PCR产物经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与印度绿豆黄花叶病毒豇豆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AF481865)的同源性最高,为65.9%,说明海南菜豆中存在着粉虱传双生病毒的侵染。

关键词: 菜豆 粉虱传双生病毒 分子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季节、采胶和外源茉莉酸对成龄橡胶树乳管分化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07 CSCD

摘要:橡胶树树干树皮中的乳管列数目与橡胶产量密切相关。为了建立成龄橡胶树乳管分化的调控技术,笔者采用实验形态学的手段,研究季节、采胶和外源茉莉酸对成龄橡胶树乳管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南岛自然条件下,乳管分化开始于6~7月份,在11月~翌年的5月没有乳管分化;割胶包括正式割胶前的预割能显著提高橡胶树形成层分化乳管的能力,其影响的范围相当大;外施茉莉酸对未开割树和割胶树的乳管分化都有促进作用。这些知识对于发展高效合理的采胶技术可能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割胶 茉莉酸 乳管分化 维管形成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