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蔬菜大棚“五段换气法”
《山西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通风换气是大棚蔬菜生产重要的技术环节,直接影响着大棚蔬菜上市的早晚,主要病害的发生及轻重,产期的长短,产量的高低。作者根据目前大棚生产的主要蔬菜、主要生产季节、主要病害发生规律以及目前菜农对科学技术的适应能力,以前人大棚通风换气的经验与成果为基础,结合亲身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总结了近年来大棚通风换气的主要不同方法之利弊,提出“五段通风换气法”,试图该项技术的规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薛圐圙乡种植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农业技术经济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应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探讨了薛圐圙乡的种植业结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实现种植业结构优化,不仅做到了用地养地相结合,而且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与1982—1987年的平均水平相比,优化结构的种植业净收益提高36.92%,人均收入增加133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害获灭(IVOMEC)对兔螨病的治疗
《中国兽医杂志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害获灭(IVOMEC)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特效、广谱抗寄生虫制剂,其有效成分为伊维菌素(Ivermectin)。它对多种动物的线虫、蝇蛆、蜱螨、虱蠓有驱杀效果。Wilkins等(1980)做过对兔痒螨驱杀试验,认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992年棉铃虫暴发原因浅析
《山西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1 种群数量的积累是1992年棉铃虫大发生的内在原因 1989年以来棉铃虫发生数量逐年加大,全年二、三、四代百株累积卵量1989年为178粒,1990年达374粒,1991年竞高达1457粒。据分析,导致逐年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粮食亩产类型的灰色评估与分析
《自然资源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发展农业,增产粮食,一是靠增加耕地面积,二是靠提高单产。但在当前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和宜农后备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增产粮食依靠扩大耕地的办法来解决显然是行不通的,其出路必须是大幅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走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路子,以满足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因此,改造占山西省总耕地面积2/3以上的中低产田,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和解决粮食与其它农产品供需矛盾的关键所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与利用
《山西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脱毒微型薯的生产与利用,是马铃薯种薯走向工厂化生产的一项新技术。马铃薯微型薯是采用生物技术脱除病毒的试管苗茎段,扦插在严格隔离毒源的条件下,实行高密度的集约化栽培,使用化学激素控制矮化植株,促进块茎早膨大,培育出直径5~15毫米微型种薯,它具有大种薯生长发育的特征特性。大田直播出苗率100%,一般用于扩繁原种生产,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如1990年本所种植罗兰德早熟脱毒微型种薯0.025亩。收获35公斤,1991年使用上年微型种薯生产的原种,平均亩产1525公斤,大田试种平均亩产1260公斤。1990年大同市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星苹果矮化自根砧的营养耐旱生理特性
《果树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对嫁接在M7、M9、山定子砧木上的红星苹果的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效率、矿质营养及耐旱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砧木对嫁接品种的叶片厚度、栅状组织厚度、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及净光合效率均无显著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除M9、山定子与M7的B元素外,各砧木嫁接品种的N、P、K、Ca、Mg、Fe、Zn、Mn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在干旱条件下,山定子比M7、M9砧木耐旱,山定子与M7、M9对嫁接品种蒸腾强度无显著影响,但前者比后者叶片水势大,表现了耐旱的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