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发酵料袋栽平菇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我省生料栽培平菇受杂菌污染愈来愈严重,有的是整批,甚至是整个栽培地区都受到污染,造成绝收,损失很大。我们进行了两年多的发酵料袋栽平菇技术研究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菌污染,与生料栽平菇相比,可增加生物原效率30%左右一般每公斤干棉子壳可收鲜菇1.3~1.5公斤。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配方原料棉子壳96%,石灰粉2%,磷肥1%,尿素0.5%,并加多菌灵1.5%。2.发酵处理发酵在室内外均可进行。先将外加辅料拌和于水中,再与棉籽壳充分拌匀,培养料含水量为65%左右。将拌好的料做成高1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马铃薯“五早一密”高产栽培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早熟马铃薯生育期短,上市早,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在一季作地区早熟马铃薯宜与玉米间作套种,因前期气候冷凉,玉米苗小,地面空间大,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在高温来临之前薯块基本成熟。既不影响玉米生长又多收一茬马铃薯,亩增收200~300元。1990年大同市南郊蔬菜服务中心站试种罗兰德微型种薯,7月上旬收获,平均亩产2300公斤,第二茬种植大白菜,平均亩产7500公斤,经济效益相当可观。1991年怀仁县城内村利用罗兰德隔季留种的方法,在亩收油菜120公斤地块上,7月25日种植,10月10日收获,平均亩产马铃薯1625公斤;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高寒区优势资源进行玉米高产开发

玉米科学 1992

摘要:高寒区光照充足,降雨量较多,昼夜温差大,有机物质积累多。但是,由于有效积温的限制,只能种植一些生育期较短的作物,对上述优势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产量低而不稳。为了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达到高产稳产,1987年以来,在晋西北高原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的玉米高产开发研究,按照有效积温和无霜期分区,应用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采用相应的高产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1988~1990年共开发玉米1.87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玉米6135kg,每公顷增产3480kg,共增产粮食6659万公斤。

关键词: 玉米 地膜覆盖 覆盖栽培 有效积温 增产效应 高寒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地秸秆覆盖效应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免耕覆盖和耕翻覆盖脱盐效果显著,脱盐率达30%~70%,同时抑制土面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盐碱地的孔隙度,使土壤的水盐状况得以优化调控,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作物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达44.2%~51.0%。尽管覆盖后有春季地温回升慢的缺点,但综合分析来看,盐碱地秸秆覆盖确是一项改土增产的有效措施。从免耕覆盖两年和耕翻覆盖处理结果看,二者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秸秆覆盖 免耕 盐碱地 脱盐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杂交种晋单29号选育报告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晋单29号(原名潞玉3号)由我所杂交育成,母本为自选系C649(Mo17×金皇后),父本为自选系长3154(自330×太183)。 1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绿色,苗期长势强壮。高250~315cm,穗位高81~125cm,茎粗2.31~2.39cm,主茎叶数21片。雄穗一级分枝13.9~15.1枝,雌穗花丝青白色。穗柄坚韧度强,苞叶紧实,果穗呈筒形,青株成熟。穗长24.4—28.0cm,穗粗4.9—5.0cm,穗行数12~16,每行47.5~50.0粒,千粒重377~432g,在干旱年份,粒重变化不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酚棉仁饼育肥仔猪效果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1 材料和方法采用我所自育的低酚棉子 (棉酚含量在0.02%以下),先脱壳后由汾阳县玉兰村油房热榨提供棉饼。其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小麦施用钾肥效应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早地小麦施用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每亩增产小麦24.4~31.6kg,增产率为16.1%~72.4%,产量诸因素及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每毫米的降水生产力增加0.059~2.17kg.

关键词: 钾肥 旱地小麦 施肥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A_1A_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高粱 A_1A_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了株高、穗长、穗粗、茎粗、穗重、穗粒重、干粒重、穗粒数,生育期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一般配合力要受核基因控制,胞质基因对于核基因的表达也有一定的影响。A_2细胞质不育系与 A_1细胞质不育系在主要农艺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无显著差异。在全部被研究性状的遗传控制中,加性基因效应占主导地位。A_2细胞质较 A_1细胞质有着广泛的保持源。因此,A_2细胞质不育系可以在生产上利用.这不仅可以增加胞质多样化,而且为选育自身性状优良的不育系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范围.

关键词: 高粱 A_2细胞质 雄性不育系 配合力效应 加性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兰叶片、下胚轴直接分化试管苗的试验

植物学通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结球甘兰(F Brassica oleracsa var.capitata it)幼苗的叶片和无菌苗下胚轴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分化出试管苗,效果良好。叶片培养:将取来的叶片外植体用自来水充分冲洗而后在无菌条件下将叶片浸在0.1%的升汞溶液里(含三滴吐温)处理10分钟,进行杀菌,再用无菌水冲洗4—5次,用滤纸吸去叶片表面水分,切成0.5×0.5cm 的小方块,投入培养基。下胚轴培养基:无菌条件下,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对小麦的生理障碍及伤害机理(综述)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高温对小麦危害主要是干热风、“午睡”和夏播小麦弱苗或死苗问题.高温逆境对小麦的生理障碍主要是:蛋白质合成受阻;膜蛋白结构改变;膜脂肪酸饱和度增加;呼吸类型改变等.提高小麦抗热性技术措施主要是:喷灌降低田间温度、增加湿度:CaCl(?)浸种和拌种,喷柠檬酸、ZnSO_4溶液等.

关键词: 小麦 高温 脂膜 伤害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