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中国黍稷品种资源营养品质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各省(区)4213份黍稷品种的蛋白质、脂肪、赖氨酸含量,筛选出高蛋白品种126份,高脂肪品种45份,高赖氨酸品种17份,优质品种45份。高蛋白品种、高赖氨酸品种、优质品种均以山西最多。黍和稷的品质有差异,黍的蛋白质、脂肪、赖氨酸含量均高于稷。黍稷品质与粒色亦有关,红粒的最好,褐粒的次之,白粒的居中,灰粒和黄粒的较差。

关键词: 黍稷 品种资源 蛋白质 脂肪 赖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效唑对大豆的增产效果及其生理作用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在大豆初花前每亩用15~20克多效唑(指有效成分,下同)进行灌根,可增产18.8%~34.2%,主要原因是增荚、增粒和提高百粒重.其生理作用是叶绿素含量增加14%左右,光合速率提高40%.还可抑制营养生长,促使光合产物向子粒中分配.粒茎比提高23.5%~44.4%.

关键词: 多效唑 大豆 产量 生理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草蛉一新种(脉翅目:草蛉科)

昆虫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在对本所馆藏草蛉标本进行整理鉴定中,发现一新种。属草蛉科(Chrysopidae)纳革蛉属(Navasius Yang et Yang),因新种采自山西省盂县境内,故定名为盂县纳草蛉(Navasius yuxi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标本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膨大素在马铃薯上的应用

中国马铃薯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膨大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剂,它能提高马铃薯光合效率,可将较多的光合产物运送到马铃薯块茎内,提高经济系数.近年来,江苏、四川、云南等省在甘薯上应用面积较大。1988年山西省开始引进并在马铃薯上应用,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南麦田昆虫群落演替规律初步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主分量分析法探讨小麦返青到收获不同管理措施下昆虫群落演替规律,把随生育期的演替划分为三个阶段。总的趋势是:早春麦田害虫和天敌数量较低,各物种在群落中分布均匀,没有防治必要;第二阶段,多数昆虫处于鼎盛时期,各物种分布极不均匀,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第三阶段处于衰落阶段。主分量分析还表明了引起麦田昆虫群落演替的主要昆虫类群及他们的变动规律。也比较了管理措施对麦田昆虫群落的影响,施药防治2次的水浇地比不施药的水浇地,无论丰富度、多样性还是均匀度都低;施药一次的扩浇地次之。

关键词: 麦田 昆虫 群落演替 时间序列 管理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石灰性土壤磷的研究动向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北方石灰性土壤地区,土壤磷普遍缺乏已成为作物增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上壤磷研究将围绕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的中心问题,深入开展土壤无机磷形念、转化及其有效利用等方面地研究。这些研究将使磷肥的施用趋向经济合埋。1 研究历史概况本世纪初土壤磷研究简单,一般将土壤中的磷分为全磷、有效磷和有机磷等,对这几类磷的认识肤浅。土壤磷分级研究是1935年 Fisher、1937年 Dean 两人较早提出,他们将土壤磷分为三级:酸碱溶性无机磷、难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新品种丹霞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山西果树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丹霞自1986年定名公布之后,各地果树生产者引种试栽,有的果园高接换头,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丹霞在各地表现出早果丰产及质优耐贮的特性,因此深受苹果生产者的欢迎。我省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不少新建果园以丹霞作为主栽品种。省外河南、四川、陕西等10多个省市也有栽培并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阳2号晋阳3号蛋鸡配套系的培育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以进口品系为素材,广泛利用丰富的优良基因,通过先进的遗传育种理论与技术,培育适应我省条件的新的蛋鸡配套系。通过19个杂交组合试验,又经两次重复及配合力测定,筛选出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好的浅棕壳蛋鸡,白壳蛋鸡配套系各一个,即晋阳2号,晋阳3号.主要经济性状:在我省半开放式鸡舍条件下,浅棕壳蛋鸡晋阳2号72周饲养日产蛋273.1枚,总蛋重17.06kg.蛋料比1:2.14;78周龄产蛋289.92枚,总蛋重18.11kg.白壳蛋鸡晋阳3号72周饲养日产蛋269枚,总蛋重15.9kg,蛋料比1:2.21:78周龄产蛋297.96枚,总蛋重17.42kg.均为羽速自别雌雄配套系.一日龄鉴别率分别为99.24%,97.81%.补充、完善了我省蛋鸡繁育体系,巳示范推广100余万只.

关键词: 晋阳2号 晋阳3号 蛋鸡 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南盆地双高田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5种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的试验研究,对晋南盆地农田的集约化经营进行了探讨,获得了高产高效益的双重效果.模式Ⅰ,Ⅱ、Ⅴ(粮经型)年亩产粮食455~966公斤,产值976.9~1579.5元,比传统的小麦夏播玉米方式亩增值220.8~733.9元;模式Ⅲ(吨粮型)年亩产粮食1220公斤,比传统种植方式亩增产粮食235公斤,增值111.6元;模式Ⅳ(效益型)年亩产值1741.5元,比传统的一季春棉亩增值909.4元.5种模式以经济产量计算,年光能利用率比一季春棉提高1.0~2.3倍,除模式Ⅰ外,比小麦复播玉米提高8.8%~37.5%.

关键词: 晋南盆地 栽培模式 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偃麦草—簇毛麦三属杂种研究初报

山西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小簇麦与小厘麦进行三属间杂交,首次获得了小麦—偃麦草—簇毛麦三属杂种.杂种兼有三属亲本类型的特征,为中间型,植株粗壮,穗大多花、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呈现较强的杂种优势.细胞学鉴定表明,三属杂种体细胞2n=49,与 AABBDEV 染色体组的期望值相一致.减数分裂行为十分复杂。PMCs 中期Ⅰ出现大量单价体.末期Ⅱ由于落后染色体的大量存在,产生了各种类型的异常四分体。三属杂种自交可孕,结实率为0.2%.

关键词: 小麦 偃麦草 簇毛麦 三属杂种 减数分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