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不同旱情条件下耐旱棉种的营养生长及干物质积累表现

山西农业科学 1991

摘要:为进一步检验品种的耐旱性能,了解不同干旱条件对棉株生育的影响,从而揭示品种的耐旱机制,进行了土袋栽培试验。

关键词: 不同旱情 耐旱棉种 营养生长 干物质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霜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1

摘要:向日葵霜霉病是山西省植物检疫对象.1986年在忻州地区首次发现.主要分布在忻定盆地向日葵春、夏播混种区.带菌种子、病株残体和病田土是该病的初侵染来源.春播向日葵发病较轻,但其病株产生的孢子囊可成为夏播向日葵的再侵染菌源.在夏播后多雨高湿的年份,向日葵幼苗再侵染很严重,发病率高达80%以上.播种晚,连作或相邻种植病害加重.当前生产用品种均不抗病,己筛选出5个高抗油用型杂交种可供生产试种.用瑞毒霉拌种,防治效果可达94%以上.

关键词: 向日葵霜霉病 发生规律 防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吨粮田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1991

摘要:1988—1990年,经过试睑筛选组配了以晋中405或356A×1383—2高产品种,亩留苗1万株,亩投氮16公斤,纯磷(P_2O_5)14公斤,播前药剂拌种,拔节期化控株高为主要内容的高粱吨粮田配套栽培技术。经田间试验和大田示范验证,亩产均达到1000公斤以上。

关键词: 高粱 吨粮田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室温燐光分析法中所用国产β-环糊精的提纯

化学试剂 1991

摘要:β-环糊精(β-CD)是由七个葡葡糖分子构成的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的笼状分子。其特定的刚性筒状结构能容纳体积适宜、极性较小的分子形成包接配合物。1984年 Cline Love的研究集体首次提出环糊精诱导室温燐光法(CD-RTP)。它是在以环糊精包接发光体的同时再包容一个非极性的有机化合物。如以1,2-二溴乙烷作重原子微扰剂,增大 S_1→T_1的系间窜越能力,使受激分子间因碰撞损失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扫帚的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

山西农业科学 1991

摘要:铁扫帚(Kocia Scoparia)又称扫帚菜、地肤,黎科一年生草木植物。株高150—200厘米,分枝甚多,叶片线状披针形,茎直立为圆柱状。色淡绿,有的品种呈紫色,花小,通常1—3个着生于叶腋,种子黑褐色,似卵形,称地肤子。性寒叶甘苦。清湿热利小便。植株成熟后可制作扫帚,具有柔韧、耐磨的特点,故而得名。铁扫帚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且均为野生,目前,群众成片种植的品种大多为荷兰引入。铁扫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茎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覆盖下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积累

华北农学报 1991

摘要:还田有机物在地膜覆盖下的分解略高于露地栽培,腐殖化系数为0.17~0.41,土壤有机质的年亩矿化量为92~164kg.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高于不施肥、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尤其是未经分解的有机物,适量配施化肥,明显优于等氮量的腐熟有机肥.为此,要重新组合农业措施.以调整土壤有机质分解与积累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地膜覆盖 有机质 腐殖化系数 矿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的几种方法对比

山西农业科学 1991

摘要:小麦散黑穗病(Vstilago tritici)的病原菌由花器侵入,以休眠菌丝在种子胚内越夏,一般杀菌剂难于接触病原菌,防治效果甚差。50—60年代采用温汤浸种或石灰水闷种防治,虽效果不错,但操作过于繁琐,不易推广。80年代我省小麦散黑穗病回升较快,不少地方发病率已达到4—5%,严重者达10%以上,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且推广应用内吸杀菌剂拌种双防治,取得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因子与棉花纤维品质的关系

山西农业科学 1991

摘要:棉花纤维品质与生态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棉花铃期>20℃有效积温是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主要因子,土壤水分(降雨)对棉花纤维长度有重要作用。纤维强力、细度和成熟度与铃期>20℃有效积温呈高显著相关,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对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 棉花 纤维品质 生态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冬小麦品种演变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山西农业科学 1991

摘要:从1983—1986年通过35个推广品种的调查研究表明:株高、穗下节、旗叶长/旗叶宽、二叶长/二叶宽等性状,随着品种的演变,数值由大变小;而主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穗下节长/株高、粒重/生物学产量等性状则由小变大。研究指出:四个不同时期的品种属于两种类型。我们认为,在选育新类型品种时,以提高穗粒重为中心,同时应兼顾与其相匹配的营养器官;类型内的进展以提高穗粒重为主要选育目标。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演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谷核不育小麦在回交轮回选择育种中的应用

山西农业科学 1991

摘要: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开展以改造丰抗2号抗寒性为目的的隔代有限回交轮回选择。试验表明,经过两轮选择,就可获得在抗寒性及其他农艺性状上超过丰抗2号的类型。选到了一批优良品系,其中太核87—160表现早热、抗病、抗倒、抗寒、较丰抗2号增产18.9%,已参加第二年省级区域试验。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 回交 基因 轮回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