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0条记录
香蕉黑斑病发生消长规律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摘要:调查研究表明,香蕉黑斑病主要危害香蕉中、下部叶片。香蕉各生育期危害程度为:断蕾至收获期较重,孕大穗至抽蕾期次之,营养生长至花芽分化期较轻。香蕉黑斑病发生以海南省北部发生较重,中部和西部次之,南部较轻,这是受地理位置的气候条件差异所致,在早春1~4月,降水量50mm以上,日照百分率为43%以下,病害发生趋重;降水量在20mm以下,日照百分率达54%,病害发生轻(P>0.05)。在海南省北部地区,1~6月香蕉黑斑病发生轻重与温度、湿度呈显著相关,与湿度相关性不显著,但1~4月该病发生与湿度显著相关。

关键词: 香蕉黑斑病 发生 消长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K~+通道蛋白HbKCO1的原核表达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K+通道蛋白在维持细胞离子平衡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利用真核或原核表达系统高效表达K+通道蛋白是深入研究其生化特征及生理功能的基础和前提。该研究在成功克隆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K+通道蛋白基因cDNA全长的基础上,将HbKCO1 cDNA编码区插入pET-28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bKCO1,并分别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TM(DE3)pLysS和BL21(DE3)菌株。经过条件优化,转化的大肠杆菌RosettaTM(DE3)pLysS菌株经1mM IPTG诱导3h能够高效表达HbKCO1重组蛋白,但同等条件下转化的BL21(DE3)菌株仅能微量表达。HbKCO1重组蛋白原核表达具有菌株依赖性。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K+通道基因 HbKCO1 高效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维生素A对0~3周龄北京鸭生产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价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对0~3周龄肉鸭生产性能、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和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北京鸭36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 500、5 000、10 000、15 000 IU/kg维生素A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3周。结果表明:日粮中维生素A水平为2 500 IU/kg即能满足北京鸭基本需要;维生素A添加水平在0~10 000 IU/kg时,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随着日粮中维生素A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极显著提高(P<0.01),10 000和15 000 IU/kg添加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 500 IU/kg组的绒毛长度、十二指肠隐窝深度和肠壁厚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 IU/kg组(P<0.05或P<0.01),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适量增加维生素A的添加水平可提高北京鸭生产性能,增加肠道的绒毛长度;肠道绒毛的发育状况和血清中维生素A均可以作为评价肉鸭维生素A营养状况的指标。

关键词: 维生素A 北京鸭 生产性能 肠道发育

木薯加工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2009

摘要:木薯块根是木薯加工利用的主要部分,除直接加工后食用外,主要加工的产品有木薯淀粉、木薯酒精、饲料等。随着木薯产业的迅速发展,木树叶、木薯渣、木薯秆的综合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本文主要概述了木薯加工及其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目前国内木薯加工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木薯 加工 综合利用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香蕉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中国果树 200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琼中绿橙柑橘溃疡病药剂防治试验

中国果树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12%绿乳铜乳油、86.2%铜大师可湿性粉剂、53.8%可杀得干悬浮剂和30%扫细悬浮剂4种药剂防治柑橘溃疡病的效果较好;在第3次药后10天,叶片溃疡病的防效在75.18%~77.46%,果实溃疡病的防效在79.91%~82.10%;建议在柑橘溃疡病发生初期应用上述药剂进行轮换施药,施药次数为3~4次,隔7~10天喷1次,可有效控制其发生和蔓延。

关键词: 柑橘 琼中绿橙 柑橘溃疡病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槟榔中槟榔碱的提取工艺研究

食品与机械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找到提取鲜槟榔的最佳浸提溶剂,以浸提温度、振摇时间及浸提时间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鲜槟榔中槟榔碱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得出槟榔的最佳提取工艺技术。同时还对槟榔不同部位的槟榔碱含量进行分析及对浸提液回收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槟榔中槟榔碱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温度31℃下,摇床振摇7 h、浸提24 h,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鲜槟榔的功能性成分提取可达到0.174%,同时,确定槟榔核中槟榔碱含量最高以及50℃的回收温度较为理想。

关键词: 鲜槟榔 槟榔碱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特种稻海丰糯1号的选育及其应用

中国种业 2009

摘要:海丰糯1号系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3年从广西大学引进的1份糯稻资源,采用系统选择法选育成新的糯稻品种。2007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07016)。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7600IU·mg~(-1)Bt悬浮剂防治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17 600 IU·mg-1 Bt悬浮剂防治小菜蛾幼虫,结果显示,17 600 IU.mg-1 Bt悬浮剂1 125 g·hm-2的防效为94.36%,高于16 000 IU·mg-1 Bt可湿性粉剂1 125 g·hm-2的防效(85.53%),是防治小菜蛾的有效生物药剂,推荐使用浓度为750~1 125 g·hm-2。

关键词: 17600IU·mg-1Bt悬浮剂 小菜蛾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玉糯2号的选育

种子 2009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