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旱作区青贮玉米混作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 2019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从事青贮玉米的探索试验和实际经验,提出了山西北部旱作区青贮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为种植户提供参考,为建立青贮玉米高效生产体系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忻州地区糯玉米新品种(组合)筛选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忻州地区种植加工的甜糯玉米新品种(组合),以晋单糯41为对照,对最新选育的13个鲜食糯玉米组合的农艺性状、抗病性、籽粒产量及品尝结果的表现进行了鉴定与比较。结果表明,黑甜糯631、黑甜糯639、白甜糯182、忻糯8606等新组合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忻州地区推广种植,可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尖顶羊肚菌菌丝、分生孢子及原基显微观察与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借助光学显微镜对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菌丝、分生孢子及原基进行了显微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尖顶羊肚菌气生菌丝呈透明状,根部粗,直径40~70μm;前段菌丝变细,直径20~60μm,且分叉增多。气生菌丝上有似孢子梗形成。土壤内菌丝粗,直径40~80μm,颜色比气生菌丝深,多见分叉与三角形联接。气生菌丝前端分枝形成孢子梗,分枝菌丝直径约20μm,分生孢子轮生于孢子梗上。同时还观察到,原基根部与1~3根活跃菌丝紧密相连,活跃菌丝直径40μm左右,在近原基端颜色深红,菌丝内分隔清晰可见,常呈叉状。推测是由活跃菌丝与分生孢子相互发生作用形成了原基,据此提出了羊肚菌生活史新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硫复合护色剂对冷藏桃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食品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无硫复合护色剂减轻冷害的效果,以"水蜜桃"为试材,试验共设3组:非处理桃(阴性对照)、无硫复合护色剂处理桃和1-MCP处理桃(阳性对照),经40 d冷藏后,测定桃果肉中VC、多酚和抗氧化酶的水平和活力.结果表明,与非处理对照组相比,无硫复合护色剂处理下冷藏桃果实的VC含量、多酚水平和抗氧化酶活力,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多酚氧化酶(PPO),均维持较高水平;丙二醛水平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较低.从指标分析来看,无硫复合护色剂在维持抗氧化酶活力和抑止褐变的作用效果优于1-MCP.试验表明无硫复合护色剂处理可通过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力、降低氧化应激和多酚氧化,从而有利于减轻桃果实冷害的发生和果肉的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吸水性树脂对夏玉米土壤含水量及出苗率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探讨了不同剂量高吸水性树脂对土壤水分蒸发、夏玉米(Zea mays L.)蒸腾蒸发土壤水分含量及夏玉米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25%以上剂量树脂处理土壤水分蒸腾蒸发损失量显著低于0(CK)和0.10%剂量树脂处理;各树脂处理土壤水分蒸发损失量呈现出0.10%剂量及CK>0.25%剂量>0.50%及以上剂量的趋势;各树脂处理夏玉米蒸腾耗水量没有显著差异;0.10%及0.25%剂量处理夏玉米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比较,0.25%剂量高吸水性树脂处理在一定情况下有利于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和提高出苗率。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夏玉米(Zea mays L.) 土壤含水量 出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雁北嗜蓝孢孔菌固态发酵研究
《中国食用菌 》 2019
摘要:通过对雁北嗜蓝孢孔菌(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Guo&L.Zhou)在10种杂粮谷物基质(藜麦、荞麦、小米、小麦、玉米、燕麦、黄豆、薏米、大豆、大米)中的固态发酵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雁北嗜蓝孢孔菌在10种基质中均能完成发酵,即10种固态发酵产物均可作为“雁北蕈榖食品”原料.发酵过程中雁北嗜蓝孢孔菌总体生长趋势基本相同,但同一种基质中不同阶段的生长速度差异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不同发酵阶段的特点选择特定的发酵条件、装料量和发酵时间,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时间的目的,获得最优质的固态发酵产物.
关键词: 雁北嗜蓝孢孔菌 固态发酵 杂粮谷物 发酵基质 雁北蕈榖食品原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作豆类作物对大樱桃生长和土壤特性、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玛瑙’大樱桃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方法,以清耕为对照,在果园建植第2年研究了果园间作绿豆、豇豆、豆角、红小豆、黑小豆和大豆后大樱桃树生长指标、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分析了不同间作模式对大樱桃幼树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果园作物间作模式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幼龄果园间作豆类作物后,大樱桃地径极显著低于清耕对照,间作绿豆、红小豆、大豆对大樱桃幼树株高无显著影响,而间作豆角、豇豆、黑小豆处理中大樱桃株高生长受到显著抑制。间作不同豆类作物后土壤全磷、硝态氮、有效锰、有效锌含量和pH呈上升趋势,电导率(EC)与对照持平,全钾、铵态氮、速效钾、全硒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呈下降趋势,土壤含水量也显著减少,全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变化则因作物不同而异。土壤真菌数量在所有间作处理中均显著提高;土壤放线菌数量除在绿豆处理中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外,在其余处理中均极显著升高;土壤细菌数量在绿豆处理中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豇豆处理中极显著减少,在其余处理中极显著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小麦麸皮花色苷提取及应用研究
《农学学报 》 2019
摘要:以紫粒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花色苷,并研究花色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染毛特性。结果表明,改良CTAB提取法易于操作,提取出的花色苷纯度高,室温条件下,浸提3次、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为1:3时,花色苷的得率为3.20 g/kg。pH值示差法测定提取的花色苷色价为170;原子吸收法测定提取出的花色苷杂质和重金属总含量很低。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花色苷去除H_2O_2的IC_(50)的大小为1.52,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花色苷和不同金属离子作用后可将羊毛染成不同的颜色。研究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出的小麦花色苷纯度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紫麦麸 麦麸花色苷 高效提取 抗氧化活性 羊毛染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