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黄金梨CA贮藏中果心褐变与相关理化因子的关系

山西果树 2019

摘要:文章研究了不同气体成分对黄金梨果心褐变指数的影响,分析了果心酚类物质、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果心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MDA含量、PPO活性与果心褐变指数呈正相关性,CAT活性与果心褐变指数呈负相关性。较高CO_2和O_2条件促进了果心酚类物质、MDA含量以及PPO活性升高和POD、CAT活性下降,果心褐变发生较早、程度较重。本试验在较低CO_2(1%)和O_2(5%)条件下可使黄金梨贮藏180d以上。

关键词: 黄金梨 CA贮藏 酶促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山西糜子的遗传多样性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山西是中国糜子主产区之一,有丰富的地方品种和农家种种质资源。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糜子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明确其遗传背景,便于加强糜子各品种之间的基因交流以及优异种质的筛选和利用,同时对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7对SSR引物分析57份山西糜子的遗传差异,采用PowerMarker 3.25计算每对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采用PopGen1.32计算每对引物和两个生态区的观测等位基因等遗传参数。用MEGA5.0构建Neighbour-Joining聚类图,利用Structure 2.3.4鉴定遗传类群,采用Ntsys2.11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7对SSR引物共检测出71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扩增出2.6296个等位基因,各引物对的有效等位变异占观测等位变异的76.94%。各引物对的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4140~1.0446,平均为0.7686;PIC为0.0601~0.7158,平均为0.5667。两生态区的观测杂合度等遗传参数相差不大。基于N-J遗传距离将57份材料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属于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类群Ⅱ、类群Ⅲ均属均于北方春糜子区和黄土高原春夏糜子区。遗传结构分析将57份糜子材料分为3个类群,绿色类群的基因多样性指数和PIC比蓝色、红色类群高。两种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分布方式均与地理位置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将晋北部材料与晋中、晋南部材料相区别,说明两生态区糜子的遗传背景因地理气候因素有明显差异,与遗传结构群体分析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山西省糜子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

关键词: 糜子 SSR标记 聚类分析 遗传结构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楂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江西农业 2019

摘要:近年来,中国山楂生产发展迅速,但病虫害相当严重.许多种植者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使得山楂产量低、质量不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综述山楂树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为行业发展献言献策.

关键词: 山楂树 病虫害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芝麻干物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以短节密蒴型芝麻品种DW607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密度处理对其生长、干物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不同时期芝麻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物质量、地下部干物质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处理间差异逐渐明显;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芝麻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质量、单株产量也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种植密度为11.25万株/hm~2时最大,而产量则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种植密度为18.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说明在一定的种植密度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提高芝麻产量.

关键词: 芝麻 密度 干物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曲霉改性沼渣对水中Pb(Ⅱ)的生物吸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经黑曲霉改性的沼渣首次作为生物吸附剂,处理含Pb~(2+)模拟废水,并取得较高吸附量。经黑曲霉改性后,沼渣比表面积由1.524 7 m~2·g~(-1)提高到7.054 2 m~2·g~(-1);且沼渣表面长有大量气生菌丝体与孢子,表明黑曲霉改性过程具有提高沼渣吸附潜力的作用。研究选取不同p H和投加量作为影响因素探求其对生物吸附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合p H为4~自然p H,在投加量为0.1 g、温度为30℃、自然p H条件下,沼渣和改性沼渣对于Pb~(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86 mg·g~(-1)、6.32 mg·g~(-1);说明黑曲霉改性沼渣的吸附能力优于沼渣,主要是由于黑曲霉菌分泌的酶和产生的孢子与气生菌丝体提高了沼渣表面的吸附特性。改性沼渣的吸附动力学数据对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说明改性沼渣的生物吸附更多涉及到化学吸附。因此,黑曲霉改性后的沼渣可能成为一种有前景的生物吸附剂。

关键词: 生物吸附量 沼渣 改性沼渣 黑曲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产生及对反刍动物健康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青贮饲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且能够长期保存,是反刍动物日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青贮饲料在收获、发酵以及取用过程中都有可能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其中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伏马菌素以及其他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反刍动物摄取发霉青贮饲料,会对其生产性能及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加强青贮饲料收获前、青贮过程及饲喂期的管理,对于减少反刍动物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至关重要。此外,某些霉菌抑制剂或微生物接种剂也可降低毒素的污染水平。本文主要就青贮饲料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霉菌、霉菌毒素以及其对反刍动物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控制青贮饲料制作和饲喂过程中霉菌毒素的污染,降低经济损失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青贮饲料 霉菌 霉菌毒素 反刍动物 脱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酿造高粱品质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农学学报 2019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酿造高粱遗传改良水平以及酿造高粱在优化种植结构中的作用。笔者综述了1980s以来高粱酿造品质遗传改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进展。发现酿造高粱虽然在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和单宁含量的遗传研究,品种改良以及籽粒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与基因效应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但酿造高粱品质与酿酒品质的相关性研究不深入,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酿造高粱品种短缺,一些区域仍然使用农家品种,产量水平低而不稳,严重影响了酿造高粱产业的发展。认为酿造高粱育种应进一步加强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酿造高粱品种选育,大幅度提高高粱生产水平;强化与酿造企业的合作,深入开展高粱品质和酿造品质的关联研究,揭示其内在本质,通过酿造高粱的遗传改良,支撑并引领高粱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高粱 酿造品质 遗传育种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苜蓿花粉形态特征及观察方法

农业科技通讯 2019

摘要:花粉形态特征具有为植物正确分类、判断物种间亲缘关系及遗传变异特性提供作证的功能.国内有关研究多集中在种的水平上,很少对苜蓿不同品种间花粉形态特性进行对比研究.因此,为了有利于今后开展苜蓿不同品种间花粉形态特征的差异性研究,本文作者略述苜蓿花粉的形态特征及观察方法,为相关苜蓿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苜蓿 花粉 形态特征 描述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牛屠宰线不同工序中沙门菌和大肠杆菌污染调查及分离鉴定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9

摘要:为了确定肉牛屠宰线沙门菌和大肠杆菌的污染情况,选取山西省2家屠宰厂(A、B),分别在屠宰线7道不同工序和屠宰刀具上进行采样,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沙门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利用生化鉴定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A厂所有工序均未发现沙门菌和大肠杆菌污染情况;B厂所有工序均未检测出沙门菌,但在宰前皮毛和粪便中检测到8株疑似大肠杆菌,经生化鉴定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法全部确定为大肠杆菌。综上表明,选取的2个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屠宰线相关工序消毒、减菌措施到位,但应注重宰前动物的规范化管理,以减少宰前污染。

关键词: 肉牛 屠宰线 工序 沙门菌 大肠杆菌 污染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蒙古黄芪异黄酮合成酶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9

摘要:异黄酮是只局限于豆科蝶形花亚科等极少数植物中的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异黄酮合成酶(IFS)是苯丙氨酸分支代谢途径——异黄酮代谢途径的关键酶。为了解蒙古黄芪IFS基因密码子的使用特性,采用CodonW,SPSS软件及EMBOSS在线程序分析蒙古黄芪IFS基因密码子的偏好性,并分别与14个物种的IFS以及模式生物基因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蒙古黄芪IFS基因的密码子选择偏性较弱且较偏好以A/T结尾,而物种间IFS密码子选择偏性则存在一定差异;进化树分析表明,基于IFS编码序列聚类结果比密码子使用偏性分类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密码子使用频率比较结果发现,酵母真核表达系统更适用于蒙古黄芪IFS基因异源表达系统建立,而蒙古黄芪IFS基因与模式植物基因组之间密码子使用偏性差异较小,尤其拟南芥可能为该基因转基因研究最为理想的受体。

关键词: 蒙古黄芪 密码子偏好性 异黄酮合成酶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