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与拟南芥抗寒性相关的CBF3和AtGolS3基因克隆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RT-PCR技术从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中克隆到抗寒相关基因CBF3、AtGolS3,序列分析后用BLAST软件作同源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它们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拟南芥CBF3(AF074602)、AtGolS3(AB062850)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CBF3和AtGolS3基因分别与植物表达载体pVKH相连构建pVKH-35S-CBF3-pA、pVKH-35S-AtGolS3-pA以及通过中间载体pRT101,将AtGolS3连接到pVKH-35S-CBF3-pA上,成为各自带有35S启动子及PolyA终止子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VKH-35S-CBF3-pA-35S-AtGolS3-pA。
关键词: CBF3基因 AtGolS3基因 pVKH植物表达载体 双价表达载体


印楝生物农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问题及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当前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迫切性,介绍印楝生物农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印楝生物农药、缓解食品安全压力的建议。


海南龙血树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热带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用种子作外植体,建立了海南龙血树(DracaenacambodianaPierreexGagnepain)的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海南龙血树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3mg/L+NAA0.3mg/L,诱导率达80%;附加6-BA2mg/L+NAA0.2mg/L的MS培养基有利于芽的分化和增殖,培养60d左右,每个外植体分化形成的再生小植株数达8~20个;在1/2MS+NAA0.5mg/L的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效果最好。


MicroRNA的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06 CSCD
摘要: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自1993年首次在线虫中发现以来,miRNA的研究一直局限于动物中。2002年,miRNA被证实也存在于植物中,随后植物中越来越多的miRNA相继被报道。miRNA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与靶mRNA的特异位点结合,抑制靶蛋白的产生或者降解mRNA,从而调节内源基因表达,miRNA在基因活动调控网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Mi-croRNA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探究基因之间的网络调控关系。本文概述了在MicroRNA的结构特点、生物合成、作用机理及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黄灯笼辣椒子叶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热带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以黄灯笼辣椒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研究激素对不定芽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对子叶不定芽的诱导效果最好;IAA与6-BA配合能明显提高子叶不定芽的分化率;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4mg/LGA3,有利于不定芽的伸长。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5mg/L+IAA1mg/L+AgNO36mg/L,平均诱导率达75%;不定芽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3mg/L+IAA1mg/L+AgNO36mg/L+GA34mg/L,平均伸长率可达90%;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IAA0.5mg/L,生根率达95%;建立了辣椒子叶植株再生体系。


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的选育
《热带作物学报 》 2006 CSCD
摘要: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是1991年10月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首次引入,于1992 ̄1993年在网室和大田进行适应性观察,1994 ̄199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于1996 ̄2003年进行区域性试验,1999 ̄2003年进行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适应性强,具发达的匍匐茎,耐酸瘦土壤,能在pH4.5 ̄5.0的强酸性土壤和极端贫瘠的土壤上表现出良好的持久性和丰产性,在中等肥力和酸瘦土上具有较高的饲草产量,特别是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耐干旱和相对耐荫,在年降水750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可良好生长,在林下间作表现出良好的持续性;侵占性强,触地各节产生不定根,自然传播迅速,并能与飞机草等恶性杂草竞争;耐践踏、耐重牧,亲和力强,可与豆科牧草等混播建设草地持久、耐用。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适合草地建设、保持水土和果园间作。
关键词: 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 选育 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