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腐殖质在环境污染物生物降解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腐殖质物质在地球的生态环境中大量存在,它不仅可以在有毒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过程中起到氧化还原中间体的作用,加速有毒物质的降解和转化。也可以作为唯一末端电子受体,接受来自一些有机酸或者甲苯等环境中有毒物质提供的电子,偶联能量的产生,支持菌体的生长,形成一种新的细菌厌氧呼吸形式——腐殖质呼吸。因此,对腐殖质在环境有毒物质的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不仅对于深入理解细菌呼吸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环境有毒物质的降解和转化以及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同时对地球表面的有毒物质进行更有效的生物降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腐殖质 腐殖质呼吸 氧化还原中间体 有毒物质 生物降解和转化


香草兰产业化综合技术研究
《热带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研究比较了香草兰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栽培模式的配套技术及其经济效益,提出了海南香草兰产业化发展的适宜模式——分散式人工荫棚种植或槟榔园间作,产品集中加工。


红树林土壤总DNA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 2006 CSCD
摘要:获得高浓度、大片段、无偏好的土壤微生物总DNA是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和宏基因组文库构建的基础。本研究采用了5种方法从红树林土壤中提取DNA,并对5种方法提取出的DNA的质量和产量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5种方法均可从土壤中提取到DNA,但不同方法提取到DNA的产量和质量存在明显差异。Bio101FastPrep?SPINKit(forSoil)抽提到的DNA得率最高,适合分子生态学研究;SDS-GITC-PEG法提取的DNA纯度最高,所得到的DNA片段较大(>48kb),有利于构建宏基因组文库。


巴西蕉愈伤组织的诱导
《热带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从外植体来源、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等方面研究影响巴西蕉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结果表明,以未成熟雄花花序或球茎为外植体,MS+2,4-D4mg/L+IAA1mg/L+NAA1mg/L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28℃下暗培养条件下,雄花花序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仅为1.7%,而以球茎为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1.3%。


中华民族群体Y-染色体STR多态性研究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2006
摘要:近年来,Y-染色体STR多态位点的发现及其应用得到很大的发展。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某个Y-染色体STR在民族群体间的比照研究;多个Y-染色体STR在民族群体内的比较;Y-染色体STR多态性在民族起源、发展方面的研究;Y-染色体STR多态性在姓氏起源、地区人群历史渊源的探索考证研究。本文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目前研究的困难与不足。


影响印楝素稳定性的因素和一些解决方法
《热带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印楝素是世界上公认最有潜力的杀虫植物,但由于稳定性差,成为推广使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文章综述了影响楝素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及一些解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