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大豆花叶毒种子带毒及其检测技术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7

摘要:采用生长试验、TOP-CROP枯斑反应,免疫电镜,A-蛋白包被微板酶联免疫法等4种方法对大豆不同品种种子带毒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4种检测方法结果基本吻合.检测种子带毒部位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种子的胚部和子叶都有病毒,同品种内种传率与种皮斑驳程度无明显关系,而不同大豆品种种传率表现明显差异.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种传率 免疫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种育剂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玉米科学 1997

摘要:该文以黑301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种衣剂对玉米干种子及催芽后包衣种子萌发,种子初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衣剂对干种子包衣的种子有促进萌发,提高发芽势,发芽率,促进生长和增产作用,对催芽后包衣玉米种子降低芽势,影响出苗日期,但有增产作用.

关键词: 玉米 种衣剂 包衣 催芽 种子 萌发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种子烘干前后不同含水量与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关系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6

摘要:玉米种子烘干前后不同含水量与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关系张瑞英,广炜(黑龙江省农科院)(巴彦县种子公司)保证种子在安全水以下越冬是种子生产者必须严格遵守的质量标准。而秋季雨水较大,自然晾晒不能使种子降到安全水,人工烘干降水是较好的措施之一,我们于199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院行政处实行承包经营以后的财务管理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1996

摘要:院行政处实行承包经营以后的财务管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蒋淑萍,于光,周广仁从1989年起,黑龙江省农科院行政处及所属的十多个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从院机关几十年一贯制的“统管、统支”封闭式的自我服务的格局中彻底分离出来,试行了“经费包干、承包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农作物诱变育种的回顾及展望

中国核科技报告 1996

摘要:全面总结了1980~1994年间,黑龙江省诱变育种的成就与经验,在这期间,该省利用诱变育种技术共选育推广大豆、小麦、玉米、谷子、亚麻、白菜、芸豆和大蒜新品种36个,占全省同期推广品种的20.6%,累计种植面积374.6万hm~2,增加经济效益13.793亿元,为本省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获得各种有益实变体72个,丰富了种质资源;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例如辐射诱变与远缘杂交、生物技术结合和应用新的诱变因素和方法)也进行了不少有价值的工作,先后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91篇,对提高诱变育种水平起了重要作用。还对今后诱变育种的发展提出了意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江平原水稻低温冷害类型研究

中国农业气象 1996

摘要:通过气象资料分析,进一步弄清该地区低温发生规律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尽快开发三江平原,提高水稻产量,减轻冷害损失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稻;低温频率;冷害类型;防御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麦19的选育与应用

作物杂志 1996

摘要:龙麦19的选育与应用祁适雨,王世恩,肖志敏,辛文利,孙连发,张春利,张延宾,赵海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市1500861975年以前期抗旱,后期耐湿,综合性状较好的龙74-5778为母本,以兼有墨麦血缘,株形结构好,旱肥型克74-202为父本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1995年审定的水稻新品种

中国稻米 199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小麦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87~1989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进行的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小麦面包烘焙品质影响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磷化肥(磷刚二铵)187.5kg/hm~2的基础上配合施用16500kg/hm~2绿肥(草木栖)鲜草、8250kg/hm~2玉米秸和45000kg/hm~2有机肥(马粪和鸡粪),①面粉的吸水率较空白对照提高0.2%~0.6%。②面团形成时间较空白对照提高1~2.5分,面团稳定时间较对照提高0.5~2分。③马粪、化肥单施沉降值都较对照降低,而化肥与有机肥配合则提高2~6ml。④除N、P与马粪配合降低小麦籽粒干、湿面筋外,其余的处理都增加其含量,幅度在0.8%左右。⑤在试验的7个处理中除马粪单施。化肥与马粪配合面包整体评分低于对照外,其它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处理面包评分高于对照5.5~9.5分。

关键词: 小麦 施肥 面团流变学特性 沉降值 烘焙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刺激树莓种子发芽的研究

特产研究 1996

摘要:化学刺激树莓种子发芽的研究张军,吕云波,宋德禄(黑龙江省农科院152204)树苗种子是最难发芽的种子之一。现采用的层积砂藏发芽方法,芽率只有0.6%左右,最高才达1.l%,同时存在费工时等缺点。为此,我们采用化学物质刺激树每种子萌发的方法,以提高发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