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生态环境对大豆子粒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以25个大豆品系为材料,在东北三省8个地点同时进行试验,目的是研究生态环境对大豆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麻酸、亚油酸及棕榈酸表现出北高南低的变化趋势;油酸与之相反,北低南高;硬脂酸变化趋势不明显。5种脂肪酸都存在极显著品系×环境工作。各脂肪酸性状的地点变异系数与品系的变异系数都很接近,说明在此范围内生态环境对各脂肪酸表现型的影响基本上与品系间的遗传差异接近。各脂肪酸性状的地点相关分析表明,品系脂肪酸含量的相对表现在各环境下是基本相近的,虽然环境条件影响大豆的主要脂肪酸含量,但是其对脂肪酸含量的顺位影响不大,在一个地点高往往在其他地点也高,体现了品系遗传性的存在。同时也表明,在异地对适应当地品系的脂肪酸含量的选择也是有效的。
关键词: 大豆脂肪酸;生态环境;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螟短期测报及应用效果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草地螟短期测报及应用效果崔万里(黑龙江省农科院壮秧剂厂)草地螟(Loxostegesticticalis)又称黄绿条螟、甜菜网螟。是横垮北温带,发生于欧、亚、美三洲的大害虫。因草地螟具间歇和突然暴发的特点,给测报与防治带来一定困难。在目前中、长期预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应用单抗对急性白血病FAB标准的鉴别诊断——附40例报告
《工企医刊 》 1996
摘要:自从1976年急性白血症(AL)FAB分型问世以来,已做为白血病分型基本手段。但由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过程,因而癌细胞形态也是较复杂的,临床上常出现一些仅靠FAB分型标准难以分类,或由于形态学主观原因造成分类有误的病例,我们采用美国流式细胞仪用单抗检测40例FAB分型难以分类或分类有误病例,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现为前部头痛的自发性小脑出血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 1996
摘要:小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眩晕、呕吐,只有少数老年人小脑出血患者以头痛为突出表现,并且尚有部分患者头痛发生于前额、顶部。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4例此类患者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白、脂肪含量66%以上的大豆新种质龙品8807
《作物品种资源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龙品8807系黑龙江省农科院豆类资源室利用栽培大豆(G.max)与野生大豆(G.soja)经种间杂交、回交,系统选育出的蛋白、脂肪总含量66.16%高蛋白种间杂交新种质。该品系母本是北方春大豆优良品种黑农35,属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85cm,秆强,株型收敛、分枝少,黄种皮,淡脐椭圆粒,百粒重20~22g,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45.2%,脂肪18.6%。父本为原产黑龙江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优异抗病种质东农9674
《大豆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大豆品种间杂交后代在田间发病条件下的连续选择和鉴定,创新了可以抗10个灰斑病生理小种,兼抗花叶病1号株系的抗病种质东农9674。多年多点鉴定和多年接种鉴定表明,东在967必高抗灰斑病,抗性稳定,根系发达,固氮能力强、耐重迎茬。是大豆抗灰斑育种和多抗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和亲本材料。省内外育种单位作为亲本引用,已作了20个杂交组合。
关键词: 大豆,抗病,资源,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小性诱剂在果园中测报与应用
《北方园艺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桃小性诱剂对桃小食心虫雄虫诱捕进行虫情测报,桃小食心虫成虫在牡丹江地区发生期长达72~77天,成虫发生期有明显的三次高峰,以最早诱蛾日和成虫发生高峰期为指标,防治关键时期:以每次高峰期后6~10天内是树上打药防治适期。
关键词: 桃小食心虫;性诱剂;高峰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