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植物保护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3个籼稻、4个粳稻组成的中国鉴别品种将黑龙江省110个稻瘟病菌菌株划分为4群7个生理小种。用日本清泽的12个单基因抗性鉴别品种将上述菌株划分为77个生理小种。对+、ti-a、Pi-k、Pi-z基因致病频率高(70.4%~89%)的生理小种遍布全省各稻区;对Pi-t、Pi-b、Pi-zt基因致病频率低(0~19.3%)的生理小种分布窄,这3个基因可用于抗病育种。试验表明应用日本清泽的12个粳稻单基因抗性鉴别品种更适宜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关键词: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总DNA导入培育大豆新品系D89—9822及其育种价值初探
《大豆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以栽培大豆品系6296—3为受体、半野生大豆龙79—3433—1为供体,采用外源DNA导入的方法培育成功D89—9822.该品系具有高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等特点,产量比受体增产44.9%,比标准品种增产10.5%.蛋白质含量7年(1989—1995)平均较受体增长近2个百分点,球蛋白总量较受体提高近10个百分点,并使其与大豆加工品质密切相关的11S球蛋白组分所占比例超过70%.1996年参加生产试验.外源DNA导入法在大豆育种上有缩短周期,减少远缘交配后的不育性和分离性,易于集中育种目标选择等优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稻瘟病真抗性基因型的推断
《延边农学院学报 》 1996
摘要:通过喷雾接种具有鉴别能力的稻瘟菌生理小种037、007、033、035、017、333、137、101,根据病斑型推断部分水稻品种的稻瘟病真抗性基因型.基因型为十的是合江11号、合江12号、合江13号;pi—i的是合江14号;pi—k的是龙粳1号;pi—km的是合江22号;pi—api—i的是合江18号;pi—ipi—k的是合江19号;pi—api—ta的是合江20号、东农85—08:pi—ipi—km的是合江23号.pi—api—k的是东农78—24.
关键词: 稻瘟病;真抗性;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粳3号水稻的育成与推广
《作物杂志 》 1996
摘要:龙粳3号水稻的育成与推广张淑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佳木斯154014)龙粳3号系采用有性杂交和花药离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1992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至今累计推广36万hm2。1选育经过及产量表现龙粳3号的育成是针对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种衣剂防治根腐病方法研究初报
《大豆科学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在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研究中,通过种子处理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研究,应是一个主要内容、但首先遇到的问题有二:一是有效的药物(或药剂剂型),二是能使大豆种子上带有足够药量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农药的筛选、复配,在确定有效药剂配方的前提下,结合防治方法的研究,经过多年室内外试验、示范,研制成功了具有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增加大豆根瘤量,防治大豆根腐病效果达85%,增产15%左右的“大豆微复药肥Ⅰ号”种衣剂。
关键词: 大豆;大豆根腐病;病原菌;种衣剂;包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主要病害症状及防治
《农民致富之友 》 1996
摘要:水稻是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一种高产作物,近年来,面积不断扩大,发展很快,但危害水稻的病害仍很严重,现简单介绍一下危害水稻的主要病害的症状及其防治,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一、水稻稻瘟病 症状: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接受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杂种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研究
《作物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6个蛋白质含量高低不同的亲本,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二,对亲本在F_1-F_3的蛋白质含量配合力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的GCA与SCA方差均极显著,表明在本试验中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起重要作用。但由于三个世代gcaMs/scaMs值均极显著,且随着世代的推进这一比值又逐渐增加,因此蛋白质含量在杂种后代的表现主要还是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随着世代的推进,基因加性效应越显重要。在总的遗传变异中以加性变异为主,世代与一般配合力及世代与特殊配合力的互作均显著,与平均的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比较,这种互作不可忽视。亲本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估计其一般配合力效应大小的重要指标,通过早期世代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可以预知后期世代的一般配合力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