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63条记录
甜菜当年抽薹过程中脂肪酸和蛋白质水解氨基酸组分的变化

核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GA3和温光诱导当年抽薹的甜菜与当年抽薹甜菜品种进行研究,探讨当年抽薹过程甜菜中脂肪酸和蛋白质水解氨基酸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诱导当年抽薹,还是当年抽薹的品种,在抽薹过程中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含量迅速上升;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下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由棕榈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决定。甜菜当年抽薹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增加。蛋白质氨基酸中Glu、Gly、Ala、Met、Asp、Ser、Thr、Lys、Lue等氨基酸组分变化规律一致,抽薹前至抽薹时先升高,抽薹后又迅速下降,与不抽薹的对照非常接近。抽薹可能与这些氨基酸的变化有关。

关键词: 甜菜 抽薹 脂肪酸 氨基酸 蛋白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验证1 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连续2年对该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 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在75.30%~92.98%之间,并且能提高马铃薯产量,增产率最高可达41.14%。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马铃薯晚疫病 防效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CBF2基因番茄抗NaCl胁迫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CBF2基因过量表达对提高植物抗盐胁迫的作用,对NaCl胁迫下的转基因番茄株系进行了分子检测和生理特性分析。结果表明CBF2基因过量表达能够提高转基因番茄植株的耐NaCl能力,表现为在含有150 mmol/L和300 mmol/L NaCl的MS培养基上,转基因植株的株高和鲜重均明显优于非转基因株系,在生理生化特性上表现为转基因番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非转基因株系明显增加,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低于非转基因株系。

关键词: 转基因番茄 CBF2基因 NaCl胁迫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牡丹江地区晒烟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加快选育适宜当地种植、株型好、优质、抗病、高产的晒烟新品种进程,2011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龙烟2号’为对照,对收集、引进的4个新品种‘星子’、‘东风1号’、‘农安窄叶’、‘农安宽叶’及选育的新品系‘牡晒9712’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牡晒9712’茎叶角度小、株型理想、抗赤星病,产量3331.40kg/hm2,收益34113.54元/hm2,与对照‘龙烟2号’达到显著水平和极显著水平;‘星子’赤星病病情指数为1.44,抗性为高抗,产量较对照增产13.6%,收益较对照增收17.3%。因此可初步得出‘星子’、‘牡晒9712’是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系)。‘东风1号’、‘农安窄叶’高抗赤星病,可考虑作为杂交亲本。

关键词: 晒烟 品种(系) 比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5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品质类型大豆籽粒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于R5期对不同品质类型大豆品种叶片喷施SOD摸拟物(SODM)、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Cc)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TA-6)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成熟收获后测定籽粒中氨基酸组分含量。结果表明:SODM、Cc、DTA-6均降低了不同品种类型大豆的氨基酸总量,其中高蛋白品种黑农35氨基酸总量降幅(0.50%~1.03%)最小,而双高品种垦农4号氨基酸总量降幅(2.53%~4.67%)最大。SODM、Cc、DTA-6对不同品质类型大豆氨基酸组分比例均有影响,三者均提高了高蛋白品种黑农35的丙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

关键词: 大豆 植物生长调节剂 氨基酸组分 籽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荚粒性状的QTL分析

大豆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Charleston×东农594构建的F2衍生的149个F2:14~F2:16株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多重区间作图法(MIM),连续3 a对一粒荚数、二粒荚数、三粒荚数和四粒荚数共4个荚粒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3 a间CIM和MIM分别定位到13个和24个QTL,分布11个连锁群上。采用CIM法,定位到1个控制一粒荚数的QTL在2 a中稳定出现;采用MIM法,定位到1个控制二粒荚数的QTL和1个控制四粒荚数的QTL在2 a中稳定出现,且控制四粒荚数的QTL 2 a的性状贡献率分别为72.5%和37.6%。

关键词: 大豆 荚粒性状 QTL 复合区间作图法 多重区间作图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生物胁迫诱导的GmMYB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室根据一段抗逆的EST序列,从栽培大豆东农42中克隆到4个开放阅读框均是外显子和内含子间隔构成的R2R3-MYB基因,其中Gm02g01300、Gm03g38040和Gm10g01340与已公布的Williams82基因组序列完全一致,Gm19g40650第375位的单核苷酸突变导致多肽链第125位的氨基酸发生置换(GAG375→GAC375,E125→D125)。以人工气候箱内模拟非生物胁迫(盐、碱、干旱和低温)处理栽培大豆东农42芽期,选择适宜时间点,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2R3-MYB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都存在明显波动,呈诱导后短暂上调或下调两种表达模式,但表达时间、强度和趋势存在明显差异;Gm02g01300受干旱诱导明显,Gm03g38040受多种胁迫条件诱导表达强烈,推测这些基因在大豆非生物胁迫的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在子叶与胚间,单个基因的表达也存在差异;多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基因的表达不仅存在时空差异,可能也具有调控模式的差异。

关键词: 非生物胁迫 GmMYB 芽期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东北粳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东北粳稻牡丹江27和牡丹江3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东北粳稻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时期,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根数、根长、根粗、根体积和根干质量等指标也有所提高,根系的总吸收面积均也有所增加。三种氮肥水平下地上部干质量均随生育进程急剧增加,两品种的根干质量在孕穗期和抽穗期达最大值,抽穗期后根冠比降低,而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大,单株根系伤流强度都随着抽穗后时间的推移先升高后降低,两品种根系α-萘胺氧化力分别在抽穗期和乳熟期达最大值,且根系氧化力在各时期的变幅随施氮量的提高逐渐变小。水稻在孕穗期的根数、根长、根粗、根干质量和根冠比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各生育期根系的总吸收面积和比表面积均与产量呈正相关,且在乳熟期时相关系数最大。

关键词: 水稻 施氮量 根系 形态生理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GE双标图分析紫花苜蓿根瘤菌的抗盐性

中国草地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准确评价紫花苜蓿根瘤菌的抗盐性,采用GGE双标图对来自兰西地区、哈尔滨地区的6个紫花苜蓿根瘤菌(Rhizobium)菌株分别进行耐盐性、耐酸碱及其泌酸碱能力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地区紫花苜蓿根瘤菌株Hmx-c耐盐性极强,在10%NaCl培养基上生长正常;兰西地区紫花苜蓿根瘤菌株Lmx-a和哈尔滨地区紫花苜蓿根瘤菌株Hmx-b耐酸性最强,能在pH4.0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耐碱性最强的是兰西地区菌株Hmx-c,可以在pH12.0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进一步试验表明,菌株Hmx-a既能抗pH 4.0的酸逆境,又能抗pH11.0的碱逆境。同时,菌株耐碱性的强弱与其泌酸能力相关。GGE双标图为研究紫花苜蓿根瘤菌的抗逆性提供了更为直观有效的分析手段。

关键词: GGE双标图 根瘤菌 耐盐性 耐酸碱性 泌酸碱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以及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后,茎粗、根容和根瘤数均有所增加,植株生长表现较好;常规施肥+沼渣30.0×103kg.hm-2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粗蛋白含量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1.12%,含油量提高0.04%,是大豆较优的施肥配比组合。

关键词: 沼渣 化肥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土壤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