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鸡葡萄球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畜牧与兽医 》 1989
摘要:1988年秋,山西省太原市某养鸡场和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鸡,先后爆发急性传染病,并不断蔓延扩大,引起鸡只大批死亡,经济损失重大。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鸡葡萄球菌病。由于及


棉花新品种——晋棉10号
《中国棉花 》 1989
摘要:一、品种来源。晋棉10号系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所于1975年以自育品系194为母本,锦68—3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加代选择,室内考种,株系鉴定及品比试验连续选择而成。1982~1988年按程序参加品比试验,省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及棉纤维品质检验。


手术治愈咽气癖病五例
《中国兽医杂志 》 1989
摘要:患有咽气癖的病畜常伴发肠臌气、腹痛及消瘦等病症,用药物疗法很难治愈。据资料报道手术治愈率达80%左右,而我们手术五例均治愈,介绍如下。


消减豆腥味的研究概况
《粮油食品科技 》 1989
摘要: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磷脂及多种矿质营养素,它是动物饲料及人类食品的主要蛋白质来源。随着人类膳食结构的改变,各国目前高度重视大豆的加工与利用。豆制食品种类日趋增多,但是由于大豆的胀气因子和植酸含量较高,又有明显的豆腥味,胰蛋白酶抑制物和植物凝血素活性也高,加之含有大豆皂角苷,大大妨碍了大豆食


棉花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获得成功
《中国棉花 》 1989
摘要: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是进行细胞杂交与基因工程操作的重要基础工作。但至今未见从陆地棉原生质体培养获得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的报道。我们继1987年在我国首次完成棉花细胞悬浮培养再生植株之后,最近又从棉花胞性细胞原生质体中培养出再


永济县耕地资源动态监测方法及其效果分析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1989
摘要:永济县位于山西省南部的运城盆地,地处黄河中游,是我省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种植业以棉、麦为主,是全国的小麦和棉花生产基地县。该县1980年进行了土地详查,在一次性土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于1981年建立了农业动态监测体系,并对全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逐年监测,七年来的监测实践表明,采用公里网络系统,定位跟踪监测土地资源利用


水土流失区开发草业生产的途径及前景
《中国水土保持 》 1989
摘要:一、开发水土流失区草业生产的必要性 我国山区、丘陵区面积很大,水土流失严重。以山西省为例,全省每年向黄河、海河的输沙量达4.56亿吨,年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在1000吨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55.67%。全省15°以上坡耕地达到1199.1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13.18%。为了保持水土,专家们都建议加快林草建设,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增加林牧用地比例。建议都很好,也切中要害,但由于实际经济收益上不去,诸多好的治理方案都被搁置起来,致使


麦蝽象寄生菌—细脚拟青霉菌的初步观察
《生物防治通报 》 1989
摘要:麦蝽象(Aelia sibivica Reuter)是山西省南部地区为害小麦的一种重要害虫。1982年在调查麦蝽象越冬时,发现一些麦蝽象成虫被寄生菌寄生致死。其寄生率一般为18.2%,高者达34%。我们把死虫带回室内作菌种培殖。几年来对该菌作了一些初步的研究观察,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谷子吸肥状况与氮素生产率的研究
《土壤通报 》 1989
摘要:为了探索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径,于1984~1985年在晋西离石县的灰褐土上设置谷子氮磷肥料田间试验,生育内分别测定植株吸肥量和土壤速效养分。结果表明,谷子吸氮不仅与土壤供氮强度有直接关系,而且受土壤供肥量制约。灰褐土0~60cm土壤速效磷量在4ppm以下时,施氮必须增施磷肥;速效磷小于2.7ppm时成为谷子吸氮的限制因子。在亩施过磷酸钙100公斤基础上,施氮4公斤时,土壤供钾成为谷子吸氮的限制因子。土层0~60cm土壤速效钾量为77ppm时,亩施N不应超过9公斤。超过此量,氮肥利用率和氮素生产率显著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