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植保无人机施药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农药科学与管理 》 2020
摘要:采用植保无人机和机动喷雾器2种施药方法,开展了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2种农药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种施药械施药对2种农药的田间防效均没有显著差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mL/667m2药后7d防效最高,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防效分别为89. 0%、91. 8%,叶片保护率分别为86. 5%、88. 3%。150g/L茚虫威乳油18mL/667m2药后3d防效最高,植保无人机施药和机动喷雾器施药防效分别为85. 5%、85. 2%,叶片保护率分别为75. 8%、76. 4%。茚虫威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氯虫苯甲酰胺表现出更长的持效性。


中国鸭源H5N6 AIV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特征及遗传进化分析
《中国家禽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中国鸭源H5N6 AIV的HA和NA基因特征及其遗传变异情况,研究选取了NCBI流感病毒资源库里的32株具有完整ORF编码区的中国鸭源H5N6 AIV的HA和NA基因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其HA和NA基因特征及其遗传进化情况。结果显示,中国鸭源H5N6 AIV的HA裂解位点有REKRRKR↓G、RERRRKR↓G和KEKRRKR↓G三种类型,HA有6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其中第182、222、224位氨基酸依次为N、Q、G,具有与禽源唾液酸α-2,3受体结合的特性,然而HA发生了S123P/T、T156A、S223R氨基酸位点突变,部分毒株发生了I151T氨基酸位点突变;HA基因核苷酸遗传进化分析显示,中国鸭源H5N6 AIV遗传进化上均处于clade2.3.4.4分支,并进一步进化出Ⅰ和Ⅱ两个亚分支。部分中国鸭源H5N6 AIV NA第59~69位缺失11个氨基酸,中国鸭源H5N6 AIV NA基因遗传进化上分为两个大的分支,分别对应NA基因颈部缺失型和完整型两种类型;NA颈部完整型的NA有6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NA颈部缺失型的NA由于第59~69位氨基酸的缺失,导致其第67位丢失了一个N-糖基化位点。研究为中国鸭源H5N6 AIV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进化特征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鸭 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 神经氨酸酶 基因特征 遗传进化


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氮素状况
《土壤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氮素供应能力,对安溪县77个铁观音茶园土壤(分0~20、20~40 cm两个土层)全氮、碱解氮含量及对应的铁观音茶叶氮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安溪县铁观音茶园0~2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属中上水平,平均值1.13 g/kg,Ⅱ级(尚可)及以上样点比例达90.9%;20~4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属中下水平,平均值0.81 g/kg,Ⅱ级(尚可)及以下样点比例占77.9%。黄壤、红壤、水稻土改植、赤红壤茶园土壤全氮含量较高,粗骨土、潮砂土茶园土壤全氮含量较低;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碱解氮总体含量较为丰富,0~20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值105.42 mg/kg,Ⅱ级(尚可)及以上样点比例达到97.4%;20~40 cm土层平均值75.02 mg/kg,Ⅱ级(尚可)以上样点比例占84.4%。黄壤、红壤、赤红壤、水稻土改植茶园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粗骨土、潮砂土茶园土壤碱解氮含量较低;土壤碱解氮与全氮、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供试铁观音茶叶氮含量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土壤碱解氮含量能否作为铁观音茶园土壤供氮能力的指标,以及在铁观音茶树的营养诊断时采摘鲜叶的氮素含量是否能作为茶树氮素缺素的诊断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氮素管理时应注重氮肥深施,同时增施有机肥、降低速效氮肥的施用比例。


玫瑰茄转录组测序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玫瑰茄(Hibiscus sabdariffa Linnaeus)花瓣和花萼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TM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花瓣和花萼进行转录组测序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花瓣和花萼共获得13.94 Gb有效数据(clean data),Q30碱基百分比均达到93.0%以上;共获得1 39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65个上调基因,1 334个下调基因,且功能注释的基因有1 176个;筛选出了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CHI、FLS、ANR、CHI在花萼中表达显著,FLS、ANR在花瓣中表达显著.本研究丰富了花青素相关研究,可为阐明玫瑰茄花青素合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金定鸭卵巢组织转录组SNPs和可变剪接分析
《中国家禽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分析不同产蛋期金定鸭卵巢组织的SNPs和可变剪接,试验选取开产期和产蛋高峰期金定鸭各3只,对其卵巢转录组进行测序,得到299 927 852条高质量序列(Clean reads)。对筛选的SNPs进行了功能统计、位点区域统计和影响统计。功能统计结果显示,开产期共获得错义突变71 276个、无义突变153个、同义突变共287 148个,产蛋高峰期共获得错义突变65 620个、无义突变138个、同义突变共269 749个;位点区域统计结果显示,开产期外显子区域共获得401 030个SNPs、内含子区域共242 685个SNPs,产蛋高峰期外显子区域共获得362 557个SNPs、内含子区域共219 548个SNPs。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开产期共获得3 141个危害程度高的SNPs,294 815个危害程度低的SNPs和72 772个危害程度中等的SNPs。高产期共获得2 583个危害程度高的SNPs,276 568个危害程度低的SNPs和67 024个危害程度中等的SNPs。对开产期与产蛋高峰期进行可变剪接(AS)分类及差异AS分析。结果表明,SE事件最多涉及到15 419个基因,MXE涉及到1 601个基因,A5SS涉及到1 211个基因,A3SS涉及到1 740个基因,RI涉及到653个基因。进一步对差异AS进行显著性分析,开产期与产蛋高峰期显著差异的SE有1 085个基因,MXE有219个,A5SS有199个,A3SS有288个,RI有136个。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完善蛋鸭的基因组信息提供基础数据。


嘉宝果果皮提取物体外降糖活性研究
《南方农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嘉宝果果皮提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为嘉宝果果皮中降血糖成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阿卡波糖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嘉宝果果皮粗提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和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并通过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分析各提取物的酶促动力学。【结果】果皮粗提物及其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005、0.029、0.020和0.242 mg/mL,均远低于阿卡波糖(IC_(50)=11.201 mg/mL);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显示,果皮粗提物及其正丁醇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类型均为混合型抑制,水部位为竞争性抑制,阿卡波糖为非竞争性抑制。果皮粗提物及其正丁醇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对猪胰α-淀粉酶的IC_(50)分别为0.242、0.686、1.426和33.315 mg/mL,均高于阿卡波糖(IC_(50)=0.184 mg/mL);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显示,果皮粗提物对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类型为反竞争性抑制,阿卡波糖为混合型抑制。【结论】嘉宝果果皮粗提物及其各极性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均高于阿卡波糖,对猪胰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均低于阿卡波糖,可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具有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潜力,可用于天然降糖功能因子的开发。


产量及面积视角的中国水稻生产变动
《江苏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基于1949年以来产量及面积视角的我国水稻生产变动相关文献,从水稻生产时序动态特征、空间布局演变、影响因素3个方面,对中国水稻生产变动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随时序纵向变化上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水稻种植面积3增2减、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量徘徊增长、生产波动阶段性特征明显;以籼为主,粳升籼降,同时"单改双"转为"双改单"。其空间布局演变特点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基本由南向北迁移、由东向中聚拢;种植面积与产量重心变迁轨迹略有不同,但大致向东北方向移动;种植品种在区域变化上显示出"北粳南下"态势。并根据前人研究成果阐述了水稻总产量、单产水平、种植面积以及空间布局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总结,展望我国在水稻生产变动方面下一步的可能研究方向及重点。
关键词: 水稻生产 时空变化 布局演变 综述 总产量 单产水平 种植面积


福州3个鲜食橄榄品种(系)的果实品质特征与香气组分分析
《食品科学 》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鲜食橄榄的果实品质特征和香气组分,为橄榄鲜食品质性状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以福建福州主栽的鲜食橄榄品种(系)‘灵峰’、‘闽清2号’和‘清榄1号’为材料,对其果实品质指标和香气组分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鲜食橄榄品种(系)间的果实总酸、总糖、总多酚、粗多糖、可溶性固形物等12项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固酸比和糖酸比评价其品质优劣排序依次为‘灵峰’>‘闽清2号’>‘清榄1号’;基于品质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共提取2个主成分,建立的鲜食橄榄果实品质特征评价模型为f_(品质)=0.686f_1+0.314f_2,品质特征综合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灵峰’>‘清榄1号’>‘闽清2号’。基于香气组分分析从鲜食橄榄果实中检测出35种香气物质,以烯烃类为主,还有少量醇类、酚类、酯类和其他化合物,且所有品种(系)均包含较高含量的石竹烯;其香气物质可归为2类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为F_(香气)=0.597F_1+0.403F_2,香气风味优劣综合排序为‘清榄1号’>‘闽清2号’>‘灵峰’。根据系统聚类结果,‘灵峰’与‘清榄1号’的品质特征较为一致,而‘闽清2号’与‘清榄1号’的香气物质组分相似度更高。研究结果表明,鲜食橄榄品种(系)间的果实品质特征和香气组分差异较大,其鲜食品质的准确评价需充分结合模型评估和感官评定;此外,烯烃类化合物是构成橄榄香气组分骨架的主要物质,其中石竹烯可能是鲜食橄榄特征香气的重要成分之一。研究结果为鲜食橄榄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铁皮石斛抗旱性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连城冠豸山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为试材,把内生真菌(瘤菌根菌属)菌液浇灌到铁皮石斛盆栽苗中,并共同培养6个月后进行干旱胁迫,研究了干旱胁迫后铁皮石斛的表型、存活率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期为揭示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瘤菌根菌属)与铁皮石斛抗旱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接菌共培养后的石斛苗长势较好,干旱胁迫后存活力高,与未接菌的对照呈显著差异;接菌后的石斛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而质膜相对透性(PMP)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这表明了接菌能够降低膜脂过氧化的伤害,提高了铁皮石斛的存活率和抗旱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