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柯斌榕 1 ; 廖剑华 1 ; 卢政辉 1 ; 兰清秀 1 ; 应正河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特色食用菌繁育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菌渣;隧道发酵;双孢蘑菇;栽培
期刊名称: 中国食用菌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54-58,63
摘要: 采用隧道发酵技术,以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菌渣为原材料,进行双孢蘑菇培养料的制备。通过一次及二次隧道发酵的工艺控制,检测堆制过程中温度、含水量、pH及电导率等理化成分的变化,并结合出菇结果评价金针菇菌渣培养料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在隧道一次发酵过程中最高温可达74℃以上,整个发酵周期16 d。通过隧道发酵制备的二次培养料不黏腻、结构松散、味道清香,含水量为66.40%,pH为8.16,电导率为875.00μs·cm-1,含氮量2.00%,碳氮比为20.36,符合双孢蘑菇栽培要求。双孢蘑菇四潮出菇产量为19.25 kg·m-2。表明隧道式发酵技术可以应用于工厂化金针菇菌渣制备的双孢蘑菇培养料中。
- 相关文献
[1]菌渣培养料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柯斌榕,兰清秀,卢政辉,廖剑华. 2017
[2]工厂化金针菇菌渣隧道发酵制备双孢蘑菇培养料初步研究. KE Bin-rong,柯斌榕,LAN Qing-xiu,兰清秀,LIAO Jian-hua,廖剑华,LU Zheng-hui,卢政辉. 2017
[3]杏鲍菇菌渣循环栽培双孢蘑菇的配方优化. 卢政辉,廖剑华,蔡志英,曾辉,柯斌榕,兰清秀. 2016
[4]杏鲍菇和金针菇菌渣堆肥的发酵特性及双孢蘑菇栽培试验. 柯斌榕,蔡志英,卢政辉,廖剑华,兰清秀. 2018
[5]菌渣、玉米芯循环利用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流程. 卢政辉,柯斌榕,王海霞,兰清秀,吴寿华,卫秀英,廖剑华. 2023
[6]添加茭白鞘叶栽培双孢蘑菇初探. 蔡志英,卢政辉,丁中文,曾辉. 2012
[7]福建省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的变革与发展. 柯斌榕,兰清秀,卢政辉,廖剑华. 2017
[8]杂交狼尾草栽培双孢蘑菇初探. 陈钟佃,黄秀声,刘明香,郭仲杰,黄勤楼. 2011
[9]双孢蘑菇新品种W192高效栽培技术. 黄志龙,肖淑霞,廖剑华,陈凡. 2012
[10]龙海市杏鲍菇废菌渣循环利用现状分析. 蔡志英,陈志伟,卢政辉. 2013
[11]菌渣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Li Fangliang,栗方亮. 2014
[12]施用茶栽食用菌菌渣对茶叶产量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朱留刚,孙君,张文锦,余海燕,余孔朝. 2020
[13]菌渣施用对柑橘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的影响. 王义祥,王峰,叶菁,黄勤楼,翁伯琦,黄毅斌. 2016
[14]杏鲍菇菌渣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程翊,曾辉,卢政辉,戴建清,王泽生. 2011
[15]广叶绣球菌菌渣栽培金针菇的基质试验研究. 江晓凌,马璐,应正河,杨驰,林衍铨. 2018
[16]抗生素菌渣饲料化工艺技术. 肖艳春,黄婧,林香信,陈彪. 2016
[17]发展农田秸秆菌业的技术集成与资源循环利用管理对策. 翁伯琦,廖建华,罗涛,黄勤楼,雷锦桂,江枝和,陈君琛,王煌平. 2009
[18]东南地区农田秸秆菌业现状分析及研究进展. 翁伯琦,雷锦桂,江枝和,罗涛,黄勤楼,廖剑华,王煌平,黄秀声. 2008
[19]菌渣垫料堆肥过程碳素物质转化规律. 王义祥,高凌飞,叶菁,李艳春,翁伯琦. 2016
[20]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鸡粪堆肥过程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张慧,林戎斌,林陈强,贾宪波,苏光秋,陈济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槟榔芋-棘托竹荪间作栽培技术
作者:肖兰芝;张祖铭;黄忠英;肖胜刚;江晓凌;应正河;杨驰;林衍铨;马璐
关键词:棘托竹荪;槟榔芋;间作
-
秀珍菇工厂化生产豆粕替代型优化配方初探
作者:林弘毅;卢政辉;柯斌榕;陈国平;兰清秀
关键词:秀珍菇;工厂化;配方;优化
-
不同竹笋加工废弃物配方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应正河;李昕霖;柯斌榕;卢政辉
关键词:竹笋加工废弃物;大球盖菇;菌丝生长;产量
-
宁夏设施羊肚菌关键栽培技术
作者:王海霞;许瀛引;应正河;曾志恒;郭鹏;刘霞;杜涵;李冬
关键词:羊肚菌;宁夏设施;栽培技术
-
姬松茸对四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及其培养基质重金属的临界值
作者:丁玲;别运清;应正河
关键词: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重金属;富集能力;临界值
-
双孢蘑菇9个杂交菌株的蛋白质营养评价与分析
作者:郭仲杰;郑惠清;蔡志欣;卢园萍;曾志恒;廖剑华;陈美元
关键词:双孢蘑菇;野生种质创新;杂交新菌株;营养评价
-
紫芝基因组rDNA序列特征及ITS2二级结构比较
作者:陈体强;徐晓兰;石林春;应正河;钟礼义
关键词:基因组;完整rDNA;基因内间隔区;ITS2二级结构;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