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小麦多抗和优质源──远中_6和远中_7的选育

麦类作物学报 1996

摘要: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小偃麦中间类型材料──远中。风干种子,后代发生疯狂分离,从中获得了较高的有益突变,于M6代决选出远中6和远中7两个稳定品系。经国内外协作研究与多年人工接种鉴定,远中6和远中7不仅是一些小麦主要真菌病害的重要抗源,而且是大麦黄矮病(BYDV)和小麦丛矮病(WRSV)等病毒病害的主要抗源。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远中6和远中7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均高,且为较好的优质源。

关键词: 小麦,中间偃麦草,突变,抗源,优质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收获时期对春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1996

摘要:本文探讨了不同收获时期对春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时提早于蜡熟末期收获,籽粒的产量高、光泽度好,籽粒饱满、无田间穗发芽、品质好;延迟收获对春小麦的产量、收获品质和加工品质均有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 收获时期,春小麦,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疫霉病研究初报

大豆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疫霉病研究初报李宝英,马淑梅(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大豆疫霉病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极严重的土传性病害,该病于1948年在美国的印第安那州首次发现。以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拿大、巴西、阿根庭、俄罗斯、匈牙利、英国、瑞士、埃及、尼日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

农民致富之友 1996

摘要: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黑龙江省稻瘟病较集中在7~8月份发生,此时阴雨多,光照少,植株嫩,为稻瘟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发病地块减少幅度一般为10~15%,严重发病地块甚至颗粒不收。稻瘟病症状大体分为5类:即谷粒瘟、苗瘟、叶瘟、节稻瘟、穗颈瘟。其中危害较大的是穗颈瘟,其症状表现为穗下部的节受害,由颈的一侧开始变成黑褐色,逐渐扩展到全穗,造成籽粒空秕。其次为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山县曙光乡第一良种场马铃薯生产加工调查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6

摘要:克山县曙光乡第一良种场马铃薯生产加工调查李成军,张生(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所)本文通过对克山县曙光乡第一良种场78户的走访调查,并结合当地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曙光乡第一良种场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已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体系,促进了乡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大豆害虫的三种新药剂

大豆通报 1996

摘要:防治大豆害虫的三种新药剂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季宏平大豆食心虫和大豆蚜虫是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大豆食心虫的防治,过去常用敌敌畏和杀螟松;大豆蚜虫的防治多用乐果或氧化乐果。由于此类药剂已沿用多年,药效不甚理想,象氧化乐果的毒性还很高。笔者将近几年来所做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直立型黑芸豆——龙芸4号

农家参谋 1996

摘要: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农家品种为基础材料,应用核辐射育种技术,经多年选择,培育成功我国第一个黑色直立型芸豆新品种“龙芸4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对不同肥力五种土壤依存率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6

摘要:通过对我省五种不同肥力耕地土壤玉米对其基础肥力的依存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肥和化肥配施处理的玉米增产幅度大于化肥或农肥的单独施用。玉米对五种土壤依存率平均值为73.2%。玉米对肥力水平高的土壤依存率要大于肥力低的土壤。随着肥力水平的降低,其依存率也降低,施肥的效果比较明显。

关键词: 玉米产量 基础肥力 依存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生M-45防治西瓜炭疽病试验

北方园艺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用大生M-45400倍、600倍液防治西瓜炭疽病,喷药五次后,平均病情指数为14.78、14.62,防止效果为59.97%和60.40%,比对照药剂甲基托布津和代森锰锌提高43.56%以上。

关键词: 西瓜炭疽病,大生M-45,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花粉生活力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6

摘要:本文通过对10个自交系和4个杂交种的一天中不同时间花粉生活力的测定,明确了一天中王米自交系和杂交种花粉生活力的最佳期在10时左右,然后急剧下降,大约在16时,花粉基本失去活力。试验还表明:不同自交系间花粉生活力差异较大,不同的杂交种间花粉生活力也存在显著差异,但杂交种间的差异较自交系间的差异为小。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杂交种(杂交组合),花粉生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