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母质砖红壤中尿素氨挥发差异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不同母质砖红壤中氨的挥发损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用等量的尿素条件下,不同母质的土壤氨挥发损失具有明显差异。在供试的6种土样中,尿素氨挥发损失率的顺序为:滨海沙土(17.37%)>浅海沉积物(11.31%)>紫色砂页岩(10.31%)>变质岩(5.95%)>花岗岩(3.11%)>玄武岩(1.25%)。氨挥发量的高峰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紫色砂页岩>变质岩>浅海沉积物>滨海沙土>花岗岩>玄武岩。从总体上来说,不同母质砖红壤的pH值对氨挥发的量均有影响。


转录因子CBF在植物抗寒中的重要作用
《遗传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低温能够诱导植物许多基因的表达,从而使植物具有抗寒性,这种现象称为冷驯化。对于植物冷驯化的分子机理,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是CBF转录因子调控的信号转导途径,其作用途径可归纳为:CBF(CrepeatBindingFactor)转录因子→CRT/DRE(Crepeat/DehydrationResponsiveElement)基序→COR基因表达→植物抗寒性增加。研究CBF转录因子在抗寒中的作用机制,能为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培育抗寒作物品种提供新方向。
关键词: CBF转录因子 CRT/DRE基序 COR基因 植物抗寒


群体感应机制在生防细菌筛选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群体感应机制,利用PCR技术,摸索出一套能够高效筛选生防细菌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从土壤中分离的1 399株细菌中筛出42株,占总分离株的3%,PDA培养基平板拮抗试验发现,其中有39株对香蕉尖孢镰刀菌有抑菌效果,占总筛选株数的95.2%。抑菌效果最好的分离株DFL059在田间试验中对香蕉枯萎病有较强的生防效果。


农产品肥料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广西热带农业 》 2006
摘要:肥料是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但其使用方法和用量的不合理,已引起了农产品硝酸盐含量超标、重金属含量增加、风味改变、营养价值降低、适口性差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农产品肥料污染的控制对策。


叶面净防治香蕉褐缘灰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热带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叶面净Ⅱ可湿性粉剂(沟施、淋灌)防治香蕉褐缘灰斑病,平均防效为87.65%,与生产上常用的药剂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防效相当,且药效稳定,持效期长,对香蕉生长安全无害。田间使用量以10g/株为宜。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遗传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的栽培品种绝大多数是三倍体,常规育种难度大,工作周期长,难以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进行遗传改良,因此转基因技术成为改良香蕉种质的有效方法。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的遗传转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取得的了较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分析了影响农杆菌介导香蕉转化的几个重要环节,并对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作简要概述。


草坪草对干旱胁迫的反应概述
《热带作物学报 》 2006 CSCD
摘要:干旱胁迫是影响草坪草生长最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在干旱胁迫下,草坪草的根、茎、叶均会表现出一定的生态适应性,还会发生叶片蒸腾和光合作用减弱、渗透调节物质累积、活性氧代谢失调等生理生化反应,而且在细胞水平和基因水平上也会发生变化,这都与草坪草的抗旱调节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关于草坪草的抗旱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