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科研单位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探讨

农业与技术 2006

摘要:分析科研单位绩效考评与薪酬管理的必要性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竞争、有序的科研单位绩效考评和薪酬管理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 科研单位 绩效考评 薪酬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稻草蛋白质含量的差异评价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摘要:利用20份水稻种质测定其糙米及稻草的蛋白质含量,并分析糙米及稻草蛋白质含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糙米及稻草的蛋白质含量有着明显的差异,糙米蛋白质含量范围在8.38%~15.78%,而稻草的蛋白质含量范围在3.58%~6.93%。水稻05-518和05-519为地方品种,糙米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70%和15.78%,比对照品种“中作93”分别高60.6%和72.5%;而05-529和05-583为新培育的种质,其稻草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93%和6.41%,比对照品种“中作93”分别高44.7%和33.8%。水稻糙米的蛋白质含量与抽穗天数呈显著的负相关,而稻草蛋白质含量与秆长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关键词: 糙米 稻草 蛋白质含量 农艺性状

橡胶粒子膜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和质谱初步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CSCD

摘要:橡胶粒子是橡胶树乳管细胞中进行橡胶生物合成的一种特殊细胞器。参与橡胶生物合成的橡胶转移酶、橡胶延长因子等重要酶类和相关的蛋白质调控因子均定位于橡胶粒子的表面或镶嵌于橡胶粒子膜中。本研究在SDS-PAGE分离橡胶粒子膜蛋白的基础上,使用pH3 ̄10非线性IPG胶条进行2-DE双向电泳,成功地分离了橡胶粒子膜蛋白,在2-DE银染胶上共得到约520个蛋白质点,并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质谱(MALDI-TOF)对部分蛋白质点进行了初步分析鉴定。检索蛋白质数据库证明其中的蛋白质点包括橡胶延长因子(REF)和橡胶过敏蛋白Hev3等典型的橡胶粒子膜蛋白,另外还有一些功能未知的蛋白质。从银染2-DE胶上可以看出,REF在橡胶粒子膜蛋白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表明REF在橡胶生物合成中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橡胶粒子膜上存在乙烯和茉莉酸信号响应蛋白。乙烯和茉莉酸对橡胶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可能与橡胶粒子膜上存在它们的响应蛋白有关。橡胶粒子膜蛋白2-DE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为全面研究橡胶粒子膜蛋白的组成及其变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橡胶树 橡胶粒子 膜蛋白 双向电泳 质谱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直接诱导不定芽的矮牵牛再生体系的建立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以矮牵牛的叶片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激素配比对叶片直接诱导不定芽、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及生根的影响。得到了最适的直接诱导不定芽培养基的激素配6-BA1.5mg/L+IBA0.5mg/L、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培养基的激素配比6-BA1.5mg/L+NAA0.3~0.5mg/L及生根培养基IBA0.03~0.05mg/L。并在时间上,从芽的长势、芽的生根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直接诱导的不定芽比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不定芽所需的时间短、长势好、生根快。

关键词: 矮牵牛 再生体系 不定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植株体内农杆菌残存与逃逸

生态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部分改造的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A)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三倍体毛白杨进行了转化,对转化后植株体内残存农杆菌在继代培养和移栽过程中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对转化再生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42个株系中,33个株系为阳性,阳性率达到80%;用Bt毒蛋白抗血清进行ELSA检测结果表明,7个转基因株系都有Bt杀虫蛋白表达;基因转化后,可采用附加50 mg/L卡那霉素,300 mg/L羧青霉素的筛选培养基消除细菌并进行抗性芽筛选。对28个转基因株系叶片、茎段和根段在含有卡那霉素50 mg/L YEB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培养,通过在T-DNA区、质粒Vir区和农杆菌基因组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证明有3个株系(333、7、5号)检测到残存工程农杆菌,并在组培瓶中存活24个月。将带菌的3个株系组培苗移栽到花盆中,室内培养1个月后,在33号株系根际土壤中检测到了目的农杆菌。

关键词: 双抗虫基因 三倍体毛白杨 残存农杆菌 根际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抗菌植物种类及其开发前景

广西热带农业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呋喃丹对海南花岗岩砖红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生态环境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室温下培养土样并采用梯度稀释涂布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呋喃丹对砖红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3大主要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种群对呋喃丹的反应随其施加质量分数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培养初期,5mg·kg-1呋喃丹处理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相对最少。而在整个培养周期内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各处理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能恢复并接近对照水平,但真菌的生长一直受到抑制且呋喃丹质量分数越大其受抑制程度也越大,表明呋喃丹对细菌和放线菌无明显的影响,而抑制真菌的趋势明显。因此,真菌可以被作为海南砖红壤受呋喃丹污染的敏感指示菌。

关键词: 呋喃丹 砖红壤 微生物种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NR安全问题的探讨

橡胶工业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我国NR产量、消耗量和进口量等在世界范围内所处状态以及国内NR供需关系发展趋势,提出NR安全的定义,重点探讨NR安全的影响因素、特征和指标。指出我国合理的NR自给率应维持在30%左右,年最低库存量应维持在50万t左右,外贸依存因数应控制在60%左右,消耗增长因数应控制在100%左右。

关键词: NR安全 自给率 年最低库存量 外贸依存因数 消耗增长因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测试中心仪器设备维护工作的实践与认识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6

摘要:总结分析测试中心仪器设备维护工作的实践,即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维护技术队伍;实行仪器设备维护工作奖励制度;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同时,对今后进一步加强仪器设备维护工作提出几点认识:(1)抓好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2)做好仪器设备的检测工作;(3)加大仪器设备维护投入力度;(4)注重仪器设备的革新改造。

关键词: 仪器设备 维护 实践 认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步外植体法高频再生麝香百合(英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两步外植体法,即以百合鳞片叶为初始外植体,以从初始外植体上长出的芽为次级外植体,成功建立了麝香百合的高频离体再生系统。对不同的BA浓度及次级外植体的不同部位对再生效果的影响,以及组培苗移栽前低温处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次级外植体中,以短缩茎切片出芽快、整齐、芽数多且粗壮;以MS附加1.0 mg L-1 BA和0.1 mg L-1 NAA的培养基最适于麝香百合的分化。一个中等大小已脱春化的鳞茎通过两步外植体法能扩繁出54 000株左右的新植株,从鳞片叶开始至开花仅需8个月,而且4!低温处理对开花期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麝香百合 组织培养 成芽 开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