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羊茅抗真菌病基因转化的研究
《园艺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双价载体(含抗真菌病的几丁质酶基因Chi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Glu)导入高羊茅愈伤组织细胞内,建立了高羊茅的农杆菌转化体系,获得了抗真菌病的转基因高羊茅植株。在转化过程中,确定了卡那霉素(Kan)筛选剂的浓度以200~300mg/L为宜,联合运用羧苄青霉素(Carb)与头孢霉素(Cef)作为抗菌素能得到好的脱菌效果;农杆菌的几种共培养方式对转化频率的影响表明,共培养基上垫一层滤纸,愈伤周围滴加浸染液,恢复培养1周后用甘露醇和抗生素液洗涤,是一种好的转化方式。对转化植株进行PCR分析和分子杂交及禾谷镰刀菌挑战接种,发现转化植株有高阳性率及抗真菌能力。


我国“参与式研究”的发展与政策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参与式研究”能有效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本文简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的“农民参与式”和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发起的“以农民为中心网络”的研究概况。阐述“参与式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参与式的问题诊断、示范培训、研究与推广、监测与评价、能力建设和扩大影响等。并建议制定我国“参与式”的研究和推广政策,促进“三农”发展。


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
《福建热作科技 》 2006
摘要:拮抗菌Bacilluscereus041381菌株在淀粉液体培养基中产生的蛋白质经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SephadexA-25柱层析、SephadexG-50柱层析后,分离纯化得到的抗菌蛋白在电泳中显现出一条带。初步确定其分子量为2.5KD;所得活性物质对黑曲霉、米曲霉、稻瘟霉、弯孢霉等丝状真菌不具有抗性;对细胞B16,Hela,Smmc-721,K-562的毒性检测,不具有细胞毒性。


海南岛野生猪笼草资源调查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以野外考察和实验室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海南岛野生猪笼草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得到了大量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基本弄清楚了猪笼草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在海南岛的分布地点、土壤类型、伴生植物等基本情况;又通过对生长地的土壤养分和植物体养分含量、笼内消化液养分含量等进行比较分析,初步了解猪笼草对养分的需求状况,为进一步解决引种栽培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热研12号平托落花生的选育
《热带作物学报 》 2006 CSCD
摘要:为了培育和筛选适合我国热区的优良饲用牧草和地被植物兼用型草种,我国于1991年首次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引入热研12号平托落花生,并于1992 ̄1993年在网室内进行盆栽适应性观察,1994 ̄1996年移于大田进行生态适应性评价和扩繁,1997 ̄2000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8 ̄2003年在海南、云南、广东湛江进行区域性试验,1999 ̄2004年进行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12号平托落花生具发达的匍匐茎,可在短期内形成20cm高的致密草层,具有较高的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同时花期长达10个月以上,开花时满地金黄,具有良好的园林绿化效果,综合性状优于早年引种的Amarillo平托落花生,是牧草和园林植物兼用型落花生新品种,适合我国华南、东南及西南地区作为饲用牧草和园林绿化兼用型植物推广。
关键词: 热研12号平托落花生 选育 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