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晋棉7号的丰产性和纤维品质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1985

摘要:晋棉7号是适宜黄河流域枯黄萎病棉区种植的优质抗病品种,该品种不仅高产稳产,而且品质优良。为了对晋棉7号的高产性,稳产性及纤维品质作进一步论证,根据全国抗枯萎病黄河流域区域1981—1984年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耐干旱品种数量性状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的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1985

摘要:作者从1982年以来,以冬小麦耐干旱能力强的品种为材料,应用统计学的方法,估算了5个有代表性的耐干旱品种的遗传参数,分析了性状的遗传动态,对于改进和提高选种效率有积极的作用,为提高育种效果提供了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特点与应用

山西农业科学 1985

摘要: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化学农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出现了病虫产生抗性、污染环境以及生物致癌、致畸、致突变等问题。许多国家除先后对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实行禁用、限用外,还加强了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的开发研究,其中广泛受到重视的是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发展之快、品种之多、推广面积之大,是其他化学农药无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赴美干旱棉区考察见闻

植物保护 1985

摘要:经国家科委批准,山西省棉花所、小麦所、情报所、技术咨询服务站有关人员组成的山西省赴美干旱地区棉花科学技术考察团,从1984年8月24日至9月7,对美国主产棉花的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州立农业大学和机械大学、拉博克州立技术大学,国际半干旱研究中心等地区和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考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覆盖不能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山西农业科学 1985

摘要:地膜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本身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不能给土壤增添任何营养成分。地膜覆盖能增产,但土壤养分含量并未增加。土壤中供给作物所需的养分主要分有机养分和无机养分二大类。作物主要吸收无机养分,很少吸收有机养分,有机养分需通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早熟小麦资源

作物品种资源 1985

摘要:忻79—83 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育成。弱冬性,幼苗半匍匐,芽鞘为绿色,株高适中,一般为90厘米左右,长芒,穗纺锤形,白壳白粒,穗长8.5厘米,每穗小穗数18个,每穗粒数41.4粒,籽粒属半硬质,干粒重46.0克,高抗锈病,抗黄矮病。抽穗、成熟均早,当地4月28日即可抽穗,成熟期6月9日,全生育期为242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区覆膜西红柿丰产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1985

摘要:山西省朔县城关乡南关大队刘洪旺,1984年在低洼不平的下等地上试种了3亩西红柿,亩均产14,160斤,总纯收入3,140元。他的丰产技术主要是以下几点。一、选用中熟品种。这里5月中旬断霜,9月中旬下霜,他选用中熟品种强丰。本品种生长势强、开花结果多、上市较早、产量高、抗病性强。用塑料薄膜覆盖阳畦育苗,4月5日播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西黄土丘陵区旱地大豆品种生态型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1985

摘要:晋西黄土丘陵区属半干旱气候,全年无霜期150—170天,降雨量450—500毫米,集中在7、8、9三个月,经常出现严重春旱、伏旱、秋旱,甚至连续性干旱。山旱地面积占90%以上,土壤瘠薄,耕地0—20厘米土层平均有机质含量为0.58%,全氮0.04%,速效磷1.5pp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生理与栽培技术(二)

山西农业科学 1985

摘要:三、大豆的需肥特点及合理施肥(一)需肥特点有人认为大豆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用不着施肥。其实与禾谷作物相比,大豆是需肥较多的,特别是对氮肥的需要量是禾谷类作物的5—7倍。而它本身固定的氮,只能供给它一生中的25—66%。据研究每亩要获得448斤子实产量,需要N42斤,P_2O_5 11斤,K_2O 18斤,产量再高,吸收N、P、K的量也随之增高。大豆除需要三要素外,还需要硼、铜、锌、钼、锰等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麦20号和晋麦21号的选育

山西农业科学 1985

摘要:晋麦20号和晋麦21号适应性广,品质好,蛋白质含量高,穗大粒多,穗部性状好,抗锈耐倒,群体产量高,示范推广后很受群众欢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