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韭蛆的生活史及其防治
《山西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韭蛆是韭菜的主要害虫,我省从南到北均有发生,为害严重,轻者缺苗断垄,重者全部毁种。为了探寻防治韭蛆的有效途径,我们于1983—1984年来用室内、田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综合运用栽培技术 努力提高棉花品质
《山西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一、纺织工业要求的棉花品质什么样的棉花才能符合纺织工业的要求?纺织纤维检验部门提出优质棉分四档: 一档:绒长31毫米,纺纱60支,强度4克以上,细度6000米/克,断长24千米,成熟系数1.7以上。


梅花鹿A型魏氏梭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中国兽医杂志 》 1985
摘要:太原市郊区某大队鹿场,共饲养梅花鹿42头,于1981年7月开始发生以腹泻为主的疫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抗菌素和中药治疗均无效。我们从病死鹿体中分离出病


菜籽饼、棉仁(籽)饼和葵花仁饼在蛋用型鸡饲料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我国每年约生产140多亿斤菜籽饼、棉籽饼和葵花仁饼(以下称三合饼),都因含有抑制因子(毒素)而未被广泛利用。为利用这些丰富的饲料资源,我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在蛋用型鸡饲料中,用三合饼可以代替或减少鱼粉和大豆饼的用量。


植病试验结果中极端值合理取舍及代表数统计
《植物保护 》 1985
摘要:收集可靠的、有代表性的资料是研究掌握植物病害分布、为害或消长规律的基础,经过数理分析而求出的“代表数”是对试验做出评价或结论的主要依据,而整理资料是将原始资料加以整理,去伪存真,使之科学化、系统化,以保证资料分析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特早熟棉区棉花地膜沟棚覆盖技术
《中国棉花 》 1985
摘要:地膜棉在吕梁、晋中特早熟棉区较其他棉区增产更为显著,棉花单产由过去亩产皮棉二、三十斤,上升到九十斤。但是在地膜示范推广过程中,低温冷害和高温烧苗时有


山西省黍稷(糜)品种资源研究
《种子 》 1985
摘要:黍稷(糜) (Panicum miliaceum L.)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作物之一。在山西省万荣县荆村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曾经发现烧焦的黍穗。由此推断,山西种植黍稷的历史至少已有五、六千年了。在漫长的农耕历史中,形成的黍稷品种资源也极其丰富,据1956~1957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征集统


19种病原菌对喹乙醇的敏感性试验
《畜牧与兽医 》 1985
摘要:喹乙醇又名唆酰胺醇,属于喹噁啉类化合物。它具有抗菌,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喹乙醇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国内外报道的资料很多,但喹乙醇作为广谱抗菌药,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的资料却很少。为了使喹乙醇更广泛地用于兽医临床,我们用喹乙醇对19种致病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同时和其它抗菌素做了对比,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