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其分布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掌握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对福建省9市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入侵植物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其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分布格局和分布类型及其入侵性等.结果表明,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有外来入侵植物30科65属共79种;其中以菊科(Asteraceae)物种数最多,为22种,占总种数的27.85%,其次是苋科(Amaranthaceae)有7种,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旋花科(Convolvulace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各有5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86.08%;原产于美洲的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0.24%;入侵等级为恶性入侵(1级)的物种有10科22种,严重入侵(2级)有13科22种,局部入侵(3级)、一般入侵(4级)和有待观察类(5级)分别有9、18和8种;恶性入侵和严重入侵的植物种类占入侵植物总数的55.70%.从分布格局和分布类型来看,以福州市的农田生态系统入侵植物种类最多,为52种;不同农田类型中,以旱地中的入侵植物种数最多,有74种;按分布区域划分的全域分布种共13种,按农田类型划分的全域分布种有11种.因此,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入侵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原产地多元化,且恶性和严重入侵植物占比较高,入侵形势严峻,应加强入侵植物的动态监控与防范,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外来入侵植物 原产地 分布 入侵等级 福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轻简栽培再生稻的产量形成及关键筛选指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析再生稻产量与植株性状间的关系,为适宜轻简栽培再生稻品种的选育和筛选以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18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再生稻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以5个重穗型强再生力杂交稻品种为材料,采用轻简栽培方式,设置3个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考查农艺及穗部性状,测定并计算SPAD值衰减指数、再生芽出鞘率、热能利用率和日产量.通过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再生稻产量构成与形成特点,解析性状指标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进而确定再生力关键因子.[结果]轻简栽培方式下,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受千粒质量、结实率和颖花量间接作用的累加效应,对产量贡献最大,因而增加有效穗数是提高再生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再生稻产量与头季稻株高、结实率、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0.63,0.54,0.65,说明筛选和选育再生力强、植株高度适宜、生产量大的高结实重穗型杂交稻品种是保障头季稻和再生稻产量的前提.SPAD值衰减指数与再生稻产量间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82,其偏相关系数也达极显著水平,可作为衡量再生稻品种产量高低的关键指标.1周、2周再生芽出鞘率与产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83,决定系数均达68%以上,是决定再生力的关键因子.日产量和热能利用率由两季总产间接计算而来,与再生稻产量间相关性极显著,可作为再生稻品种筛选的关键指标.所建产量模拟模型对再生稻产量的预测精度均达85%以上.[结论]轻简栽培方式下再生稻的增产因素是有效穗数,促进腋芽的萌发成苗是再生稻高产增产的关键.不同时期鉴定再生力的关键筛选指标分别为前期头季稻的SPAD值衰减指数、中期再生稻的再生芽出鞘率,以及收获后期的日产量和热量利用率,所建产量模型预测精度较高.

关键词: 水稻育种 再生稻 植株再生力 产量形成 轻简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砂梨急性花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果树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近年在福建砂梨产区新发生的梨急性花枯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从产区采集显现急性花枯症状的'翠冠'梨病样品进行组织分离,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种类鉴定和致病性验证.[结果]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并根据其菌落形态特征从福建砂梨急性花枯病样品中获得31个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菌株.选取其中的14个代表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ITS、ACT、TUB、CHS-1及GAPDH)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它们均为松针刺盘孢(C. fioriniae).在一周花龄的砂梨(品种'丰水梨')、西洋梨(品种'三季梨')和秋子梨(品种'南果梨')的离体花序上喷雾接种代表菌株(CFZH1、CFZH6、CFZH15)分生孢子悬浮液的结果显示,均产生有急性花枯症状,平均发病率分别95.8%、63.9%和81.3%.[结论]福建砂梨产区导致梨急性花枯病的病原菌为松针刺盘孢(C. fioriniae).本研究是福建砂梨产区松针刺盘孢引起梨花枯死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砂梨 福建 急性花枯 松针刺盘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氮源对广叶绣球菌液体发酵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 2020

摘要:以菌球形态特征及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碳氮源添加比例及添加量对绣球菌液体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培养基碳氮源添加比例一定时,随着二者用量的加大,菌球直径逐渐减小,菌球密度逐渐增加,菌丝体生物量先升高后降低.综合考虑培养基成本及发酵效果,适宜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30 g·L-1、鱼粉蛋白胨3 g·L-1,KH2PO40.30 g·L-1,MgSO40.15 g·L-1,此时菌丝生物量得率最高(8.6%).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 液体发酵 碳氮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透光率纸袋对红肉桃果皮色泽及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透光纸袋处理后对红肉桃果皮色泽与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其含量的变化,以红肉桃品种半斤桃为试材,于盛花后40d分别迸行50%透光的黄色单层袋、0透光的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以不处理(100%透光)为对照.分别于盛花后71、82、90、95d测定半斤桃果皮的色差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盛花后71d,不同透光纸袋处理对果皮色差A、B、C、L、H值没有影响.盛花后82d至果实成熟,不同透光纸袋处理对果皮色差A值的影响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对果皮色差B、C、L、H值的影响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50%透光处理的果皮在盛花后82d时的色差L值、果实成熟时的色差B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0透光处理的果皮仅在盛花后82d时的色差A值差异均不显著.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不同透光纸袋处理与对照中的半斤桃果皮叶黄素、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含量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玉米黄素、β-隐黄质含量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与对照相比,50%透光处理对盛花后71d时果皮玉米黄素、β-隐黄质、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含量均没有影响,但提高了果皮叶黄素含量.盛花后82d 至果实成熟,显著降低了玉米黄素、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含量;仅在盛花后90d时提高了叶黄素含量,降低了α-胡萝卜素含量,其他时间段没有影响.与对照相比,0透光处理对盛花后71d时果皮玉米黄素、β-隐黄质、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含量均没有影响,但提高了果皮叶黄素含量.盛花后82d至果实成熟,显著降低了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含量;对α-胡萝卜素含量没有影响;仅在盛花后90d时降低了β-隐黄质含量,其他时间段均无明显影响;对叶黄素含量的影响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生产栽培过程中,不建议对在盛花后40d对半斤桃迸行50%透光的黄色单层袋或0透光的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

关键词: 半斤桃 套袋 类胡萝卜素 色差 果皮色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橄榄研究40年

热带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橄榄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特色果树,栽培历史悠久.40年来,我国橄榄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在一些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有力地支撑了橄榄产业的发展.本文全面梳理40年来我国橄榄研究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绩,总结橄榄种质资源、栽培技术、果实品质、保鲜加工、药理活性和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针对我国橄榄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建议加强橄榄应用基础研究及产业关键性技术研发,推动橄榄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

关键词: 中国橄榄 热带作物 研究进展 40年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蜜优良单株'秋红'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东南园艺 2020

摘要:'秋红'为云霄县莆美镇从海南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罗经村菠萝蜜实生后代发现的优良单株.本文绍介了该单株的植物学特征、生长结果习性、主要经济性状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优良单株 '秋红' 植物学特征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杨酸对镉胁迫下不结球白菜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响应

福建农业学报 2020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诱导不结球白菜抗镉(Cadmium,Cd)胁迫的响应及对Cd吸收积累和转运差异,为利用SA减轻Cd胁迫对不结球白菜的伤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冠不结球白菜为试验材料,研究Cd胁迫(50 mg·L-1 CdCl·2.5H2O)及喷施SA(0.01~0.5 mmol·L-1)对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根系活力、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Cd积累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CK1)相比,Cd胁迫对照组(50 mg·L-1 CdCl·2.5H2O,CK2)显著抑制不结球白菜幼苗的生长,降低光合色素含量、根系活力、蛋白质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丙二醛(MDA)含量.在Cd胁迫下,喷施0.01~0.05 mmol·L-1SA可以促进不结球白菜幼苗生长,以0.05 mmol·L-1SA处理效果最好;在Cd胁迫10 d时,不结球白菜幼苗的根冠比、脯氨酸含量、POD、CAT活性较CK2提高140%、44.98%、118.18%、70.43%,且显著降低幼苗地上部分Cd含量和转运系数;而喷施0.1~0.5 mmol·L-1SA幼苗生长受抑.[结论]0.05 mmol·L-1SA是最适宜的喷施浓度,能有效缓解Cd对不结球白菜幼苗的毒害,提高幼苗的耐Cd性.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水杨酸 Cd胁迫 抗氧化酶活性 Cd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立冬本'龙眼果实游离氨基酸组分的测定与分析

东南园艺 2020

摘要:本试验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建立龙眼果实游离氨基酸组分的准确测定方法,并对晚熟品种‘立冬本’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氨基酸混合标准溶液中38种组分在色谱图中得到了较好分离。‘立冬本’龙眼果实上共检测到30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达5 942.7 mg kg-1,蛋白和非蛋白游离氨基酸占比分别为83.00%和17.00%;必需氨基酸(6种)总含量为245.1 mg kg-1,占比4.12%;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比分别为52.83%和25.08%,苦味氨基酸含量相对较少;与香气物质合成相关的氨基酸(6种)含量占比为21.85%。

关键词: 龙眼 果实 游离氨基酸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型纤维"美纤多"对产蛋鸡肠道结构、免疫指数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福建畜牧兽医 2020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型纤维"美纤多"对产蛋鸡肠道结构、免疫指数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84羽1日龄海兰褐商品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24个重复,每个重复4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1在基础日粮同时添加0.8%美纤多,试验组2饲喂基础日粮同时添加1%美纤多,试验组3饲喂基础日粮同时添加1.2%美纤多,美纤多由中鲨动物保健品(厦门)有限公司提供.结果表明,添加美纤多的各组绒毛高度、十二指肠的隐窝深度和成熟细胞数量都高于对照组.在120日龄、180日龄对蛋鸡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测中,各试验组间IgA、IgG、IgM都差异显著(P<0.05);对120日龄开产后蛋鸡采食量、粪便量、产蛋率和破畸蛋率进行统计,试验组3都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美纤多在产蛋鸡生产中能够有效提高蛋鸡肠道结构、免疫指数和生产性能.

关键词: 产蛋鸡 肠道结构 免疫指数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