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浆果的营养与人类健康

北方园艺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浆果的营养与人类健康吕云波很久以前,人们在食品中就运用了一些野生浆果植物的果实,随着作物学的发展,很多浆果植物又列入到果树作物当中,其重要性也越发得以表现。主要浆果作物包括草莓、黑穗醋栗、沙棘、树梅、醋栗等.这些浆果的果实中主要含有维生素、有机酸、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兼加工苹果新品种——龙丰

中国林副特产 1994

摘要:龙丰(牡育70-4-1)金红×白龙。1970年杂交,1982年进入生产试栽,1990年1月省果树专业小组通过鉴定,3月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龙丰。 果实扁圆,单果平均重35.1克,最大果重53克。吉林省东丰县四平乡杨丰石果园,单果重可达60~70克。果实紫红色,贮后由表向里变粉红。果实硬度去皮10.27kg/cm~2,不去皮12.3kg/cm~2。甜酸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2%,含糖9.1%,含有机酸1.12%,含维生素C14.2mg/100克鲜果,含果胶2.45%。品质上。最适食用期10~12月,可贮至新年以后。可加工果糕、果酱、糖水罐头。加工成糖水罐头,色泽鲜艳呈红色,纤维少,肉细,风味清鲜,酸甜适口,其品质远超黄太平,可与玲珰果罐头比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根瘤菌剂新剂型的研制和应用

生物技术 1994

摘要:应用液体发酵液(50亿/ml)研制的根瘤菌液体剂型,其有效活菌数比固体剂型高1.3~2.7倍,在15~18℃条件下贮存,60天后其菌数下降16%。1991~1992年,全省27个试验点试验,液体剂型增产率为13.4~16.7%,固体剂型增产率为13.2~14.7%,二者增产效果一致,但液体剂型使用量少(50ml/亩),简便易行,特别适于大豆机械播种,同时能降低菌剂的生产成本。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剂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垄半空密植高产栽培法

耕作与栽培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1990~1992年进行了玉米垄半空高产栽培法(系一垄半变成105厘米宽的平台,台上种植二行玉米,两台间空半垄)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植方式有利于改善冠层结构、创建高光效的群体光合系统、扩大绿色光合面积,延长光合时间;扩大群体种植密度;土地用养结合;其增产率直播为17.94%~56.69%,覆膜为31.6%~67.6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育种经济性状选择上的应用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玉米的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单穗粒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粗>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穗长,为玉米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灰色系统 关联度 玉米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和农产品的辐射保藏

黑龙江粮油科技 1994

摘要:本文介绍了辐照食品的原理、特点、装置和国内外辐照食品研究开发的概况及应用现状和经济效益。提出辐照农产品和食品用于保鲜,若和其他保鲜方法相结合,会取得更好的效益。

关键词: 辐照保鲜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种质资源对水稻恶苗病的抗性鉴定初报

植物保护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种质资源对水稻恶苗病的抗性鉴定初报吕彬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所佳木斯154014随着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我省近年恶苗病日趋严重。一般减产5%-10%,重者减产50%以上。目前国内外有关此病的研究多偏重筛选防治药剂方面,对恶苗病的抗性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稀植栽培技术及应用

作物杂志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寒地水稻稀植栽培技术及应用李章模(黑龙江省农科院寒地水稻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086)寒地水稻稀植栽培技术是在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基础上提高和发展的一项高产栽培技术,是寒地稻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和生产水平开始登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标志。1稀植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小麦地方品种──大青芒亲缘关系浅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通过过氧化物同工酶来确定品种血缘关系。结果证明过氧化物酶特征明显,相对稳定,配合其它生态、生理指标测定,可以作为小麦种质资源分析重要的手段之一。对黑龙江省小麦地方品种19个大青芒来源不同,植物学形态十分相似,进行了酶谱分析;白奎大青芒、富锦大青芒、呼兰大青芒的过氧化物酶酶谱完全一致,它们的植物学形态相同,蛋白质含量相差无几,证明它们同出一源。

关键词: 小麦,过氧化物酶,酶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水稻新品种藤系140栽培技术

农民致富之友 1994

摘要:优质水稻新品种藤系140由黑龙江省农科院栽培所水稻育种研究室于1987年引入,经三年产量鉴定和异地鉴定,两年省区域试验和一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8346公斤,较对照品种牡丹江17号增产10.4%。在1994年初由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优质、高产、稳产、抗逆等特性确定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