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红树林土壤细菌群落16SrDNAV3片段PCR产物的DGGE分析
《微生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土壤中抽提微生物总DNA ,直接扩增 16SrDNAV3片段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和分子克隆技术分析 16SrDNAV3片段的多态性 ,发现地域因素和红树品种都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因素。通过对杯萼海桑土壤 16SrDNAV3片段PCR产物两个DGGE条带进行分子克隆、序列测定和Blast分析 ,发现每个DGGE条带包含着许多不同的 16SrDNAV3片段 ,并且其中多数为NCBI未收录的序列。这表明DGGE和克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是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一种可行方法。


尿素在砖红壤中的淋失特征 Ⅰ.NH_4~+-N的淋失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大型模拟土柱研究不同尿素施用量与砖红壤中NH4+-N的淋失关系。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渗漏液 中20 cm处NH4+-N的最高浓度值与施肥量大小成正相关,60 cm和120 cm处渗漏液中NH4+-N浓度值与施肥量关 系不大,但120 cm处渗漏液中NH4+-N浓度仍超过水体富营养化标准0.2 mg/L。在砖红壤中,尿素以NH4+-N形态 大量淋失的可能性不大。


柱花草nptII、hpt和bar基因优化转化体系的建立
《生命科学研究 》 2005 CSCD
摘要:以热研5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yan No.5)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选择标记基因NptII,hpt和bar的柱花草转化体系.研究发现柱花草最适合基因转化的外植体是幼苗下胚轴.最佳愈伤组织形成和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 S+NAA 1.0m g/L+6B-A4.0m gL/+3%蔗糖,pH6.最适宜外植体生根培养基是MS+N AA0mg/L+3%蔗糖(pH6).Glufosinate选择压力为0.15m g/L,Kanam ycin选择压力为20mg/L,Hygrom ycin选择压力为15m g/L.在以上的优化转化系统中,柱花草幼苗下胚轴分别侵染带NptII,hpt和bar基因的农杆菌(GV 3101)后,可获得30%愈伤组织具有kanamycin抗性,5%愈伤组织具有Hygromycin抗性,50%的愈伤组织具有Glufosinate抗性.


六个绵羊品种遗传距离的微卫星分析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摘要:利用30个微卫星DNA标记对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内蒙古细毛羊、宁夏滩羊、小尾寒羊和无角多赛特羊共237个体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⑴苏尼特羊和乌珠穆沁羊遗传距离为0.0833最小,无角多赛特羊与其它5个绵羊品种的遗传距离在1.0146~1.2876之间,滩羊、内蒙古细毛羊和小尾寒羊彼此之间及与乌珠穆沁羊和苏尼特羊的遗传距离为0.3623~0.6020;⑵聚类图将6个绵羊品种划分为4个分支,即苏尼特羊和乌珠穆沁羊,内蒙古细毛羊和小尾寒羊,宁夏滩羊,无角多赛特羊。⑶6个绵羊品种间遗传距离和聚类图与品种的历史演化和资料记载基本符合,为绵羊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香蕉Actin1启动子的分离及启动活性的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5 CSCD
摘要:从香蕉基因组DNA中分离香蕉Actin1启动子序列,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片段1253bp,包含完整的G-box和TATAbox,5'非翻译区和其下游的内含子,与文献报道序列的同源性达97.53%。以全长序列取代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上的35S启动子序列构建成瞬间表达载体pCAMBIA-Act1,以内含子序列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片段(584bp)取代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的35S启动子,构建成瞬间表达载体pBI121-Act1-1。采用基因枪法对香蕉根、叶和果实的薄片进行转化,转化材料经培养3h,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织GUS的活性。结果表明,Actin1启动子在所转化的3种组织中均可启动报告基因的表达,表达活性与35S启动子接近,具有组成型表达的特点。内含子部分序列(584bp)也具有启动活性,但启动活性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