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宁夏中部干旱带荒漠昆虫群落调查与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宁夏中部干旱带荒漠昆虫群落结构特征,2010年5~9月利用网捕法对宁夏中部干旱带6个不同生境昆虫群落的组成、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总计捕获鉴定昆虫种类87种,隶属13目37科。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昆虫以直翅目丝角蝗科、癞蝗科和鞘翅目拟步甲科为优势类群;经过对各生境昆虫群落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样点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盐池、贺兰山、同心、白马、大青山、香山样带;不同月份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7月、8月、6月、5月、9月。聚类分析表明,这6种典型生境中的昆虫群落明显地分为两种类型。

关键词: 昆虫群落 多样性 干旱荒漠 宁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式膏体迷向剂对梨小、桃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

植物保护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2年在宁夏苹果园试验研究了复合式膏体迷向剂对梨小、桃小食心虫防控效果。试验设3个处理(涂抹高度2m与3.5m以及常规药剂防治),1次重复,通过监测全年诱蛾量、调查果实膨大期与成熟期蛀果率来分析防控效果。结果显示,复合式膏体迷向剂有效控制了梨小食心虫的危害,涂抹高度3.5m时,梨小食心虫诱蛾数下降94.8%,涂抹高度2m时,下降84.6%,两处理区成熟期蛀果率分别下降86.5%和63.9%。由于试验区桃小食心虫种群密度较小,本次试验尚无法确定该迷向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二元复合式性诱剂 迷向干扰 膏剂 梨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

黑果枸杞苗木快速繁育及建园技术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在介绍黑果枸杞植物学特征、医药价值的基础上,从采穗园的建立、嫩枝扦插育苗、种子繁殖育苗等方面介绍了黑果枸杞苗木繁育技术;并从园区规划整治、苗木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果实采摘晾晒等方面介绍了黑果枸杞大田建园和管理技术,以期为黑果枸杞育苗、建园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苗木快速繁育 建园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血清学调查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宁夏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发生情况,2012年5—6月份笔者对宁夏石嘴山-银川-吴忠奶牛核心养殖带具有代表性的奶牛养殖场(牧场、养殖园区等)按照5%的比例随机采血546份,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了奶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血清抗体。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被检血清遴选宁夏石嘴山-银川-吴忠奶牛核心养殖带具有代表性的奶牛养殖场(牧场、养殖园区等),按照5%的比例随机采血546份,室温下静置2~3 h,4℃下3 000 r/min离心5 min,析出血清-20℃保存备用。所选牛群均未免疫接种各种类型的BVDV疫苗。1.1.2检测试剂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春玉米源库特征及其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高产春玉米(15 000 kg.hm-2)的源库特征及其数量关系,揭示玉米不同密度对源、库及其产量的调控规律。【方法】在新疆、宁夏具有相似气候特征的玉米高产区共设置4个试验点(新疆农四师71团、新疆农六师奇台农场、宁夏大学试验农场、宁夏同心县),按照统一的栽培管理措施,以广适、耐密、高产品种郑单958为试材,设12个密度处理(从1.5万—18万株/hm2)以创造不同源库类型和产量水平,研究高产(15 000 kg.hm-2及以上)玉米的物质生产特征、最大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单株粒重、单穗粒数、收获指数和粒叶比等源库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高产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呈二次函数关系,15 000 kg.hm-2以上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为24 937—54 895 kg.hm-2,19 270 kg.hm-2(最高单产)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为37 417 kg.hm-2,其中吐丝前占44.31%,吐丝后占55.69%;高产玉米产量与最大LAI、光合势均呈二次函数关系,15 000 kg.hm-2以上玉米最大LAI为3.9—11.4,光合势为113 401—502 703 m2.d,最高单产玉米最大LAI为6.68,光合势为348 142 m2.d;产量与单株穗重呈极显著负相关(r=0.7188**),15 000 kg.hm-2以上的玉米,单株穗重为95.5—289.6 g,穗粒数为366.6—545.9粒,千粒重为232.6—388.6 g,最高产量玉米单株穗重平均为169 g,穗粒数为469粒,千粒重为361.0 g;产量与穗粒数、千粒重均呈二次函数关系;高产玉米产量与收获指数呈二次函数关系,15 000 kg.hm-2以上玉米收获指数为31.5%—61.9%,最高单产玉米收获指数为51.5%,产量与粒数/叶面积和粒数/叶干重相关不显著(r粒数/叶面积=0.1520,r粒数/叶干重=0.2577),而与粒重/叶干重极显著相关(r=0.5847**),两者呈二次曲线关系,15 000kg.hm-2以上高产玉米,粒重/叶重为1.1—7.13,粒重/叶面积为149.4—506.5 g.m-2,最高产量时的粒叶比为5.39和366.4g.m-2。【结论】不同产量水平玉米物质积累量、光合势、吐丝前、吐丝后物质积累和吐丝前、吐丝后光合势比例均有差异,产量越高,对吐丝前干物质积累量要求越高,吐丝后光合势比例也越高;郑单958类型的品种在低密度下源不足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此时增密能够增产,而增产的主要机制是叶源的增加;高密度下源、库同时增加但增加比例不同导致的库相对不足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此时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等扩库措施是增产的主要机制。

关键词: 高产 春玉米 物质生产 源库关系 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甘草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

中药材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N、P、K肥料不同配比对甘草药材中主要成分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影响,以明确利于甘草药材中甘草苷和甘草酸形成的最佳N、P、K肥配比。方法:采用N、P、K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和"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N、P、K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中,两年生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N、P、K肥料配比最优者分别是无P区和NPK区;三年生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N、P、K肥料配比最优者分别是无肥区和无N区。"3414"肥料效应试验中,得到最佳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且两年生甘草中甘草苷及甘草酸在施肥料为N16P0K4和N0P8K4得到的含量较高;三年生甘草中甘草苷及甘草酸在施肥料为N16P4K4、N24P8K4和N16P8K0时得到的含量较高。结论:"3414"肥料效应试验中,两年生甘草中甘草苷及甘草酸在施肥料为N0P8K4时得到的含量最高;三年生甘草中甘草苷及甘草酸在施肥料为分别N16P8K0和N16P4K4时得到的含量最高。

关键词: 甘草 甘草酸 甘草苷 “3414”肥料效应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苜蓿草地害虫-天敌典型相关及生态位分析

草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苜蓿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人工牧草,近年来害虫爆发严重,为此在宁夏南部山区选择了2个典型的苜蓿种植区域,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系统监测,调查苜蓿害虫及其天敌种群数量,对天敌与害虫的协同关系和生态位进行分析,初步得出:随种植年限的增加,田间昆虫群落趋于动态平衡,天敌对害虫的跟随期缩短,大约在1周左右;2个监测点害虫亚群落与天敌亚群落的标准化线性组合分别为:V1=0.532 X1+0.326 X2+0.035 X3;W1=0.108Y1+0.482Y2+0.035Y3-0.113Y4和V1=0.356 X1-0.163 X2+0.008 X3;W1=0.063Y1+0.526Y2+0.103Y3-0.038Y4,说明刺吸类害虫种群数量较大,但易受天敌的控制;食叶类害虫、食根类害虫与食花类害虫的天敌资源较为缺乏,此类害虫对苜蓿草地的潜在威胁性较大;天敌在空间广度上和宽度上的生态位明显比害虫广泛,表明天敌在更大的范围内搜索食物;瓢虫类优势天敌多异瓢虫与苜蓿斑蚜生态位接近,表明多异瓢虫是控制苜蓿斑蚜的重要天敌。这些结果为我国西北人工苜蓿害虫综合控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理论。

关键词: 苜蓿 害虫 典型相关 天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荒漠草原种子雨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有关土壤种子库研究的报道较多,但种子雨的研究较少,因此以宁夏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以培养皿为种子雨收集器,对种子雨的散布特点及种子雨与地上植被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雨的植物种类为8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较大为62.5%;种子雨的散布8—10月份为逐渐递增的趋势,10月份为种子雨散布的高峰期,8—10月份种子雨的密度分别为(73.60±12.24)个/m2,(77.85±11.81)个/m2,(240.62±41.08)个/m2;种子雨植物密度和地上植物密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种子雨植物种和地上植物种的相似性为0.457,相似性较低。研究结果可以为种子雨、种子库、地上植被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种子雨 散布特点 相似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碳储量及分布格局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森林保护对减缓全球变暖有着重要意义。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土壤、物种构成差异很大,因此其碳汇功能也各不相同,油松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森林类型之一,为了摸清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碳储量,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测定的方法,于2011—2012年期间对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碳储量进行了取样测定,估算了其碳储量。结果表明:油松单株平均含碳率为51.91%,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阔叶树种及灌木的含碳率;经估算贺兰山油松林总有机碳储量为13.39 kg?m-2,其中立木碳储量为2.98 kg?m-2,地被层有机碳碳储量为0.86 kg?m-2,土壤层有机碳储量为9.55 kg?m-2,土壤碳储量占林分碳储量的70%以上,是油松林有机碳的主要储存库。总体来看,针叶林的固碳能力要高于阔叶林,在营造固碳林时应优先考虑针叶树种。从分布格局来看,东经105.80°~106.15°,北纬38.36°~39.00°,海拔2 000~2 400 m的区域是油松林的主要分布区域,也是贺兰山森林有机碳的主要分布区,该区域是保护区碳平衡研究和碳汇管理应该关注的重点区域。

关键词: 贺兰山 油松 碳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葡萄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15a生葡萄品种"玫瑰香"为试材,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7d,供试药剂有效成分200、160mg/kg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166.7mg/kg处理的防效相当;药后14d,供试药剂有效成分200mg/kg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166.7mg/kg处理的防效相当,供试药剂有效成分160mg/kg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00mg/kg处理的防效相当。

关键词: 40%烯酰吗啉·嘧菌酯悬浮剂 葡萄霜霉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