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籼型三系不育系丰海A的选育
《福建稻麦科技 》 2007
摘要:随着海南省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粮食市场的开拓,杂交稻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海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保持系珍汕97B,枝B,冈B进行复合杂交,把多个亲本的优良特性综合到保持系丰海B中,经5a13代的测交,择优回交,转育成感温型籼稻三系不育系丰海A。


海南荔枝种质资源果实主要性状多样性分析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07
摘要: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种质圃的荔枝品种(种质)和海南的霸王岭、尖峰岭等地采集的野生荔枝果实的主要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海南荔枝品种(种质)的果实形状、果实大小、果皮龟裂片、果皮颜色、果实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方面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五指山猪IGF2基因5'调控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遗传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五指山猪、滇南小耳猪、香猪、梅山猪和大白猪共60个样本的IGF2基因5'调控区部分片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研究。找到13个SNP,分别是:C5872T、C5888T、A5976G、C6010T、T6029A、C6037T、C6043T、C6063T、C6112T、C6164T、G13520A、G13563A和G13669A。T6029A为T←→A碱基颠换,A5976G、G13520A、G13563A和G13669A为A←→G转换,其他均为C←→T转换。针对13个SNP位点得到23种组合基因型。统计各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以及各组合基因型在总群体与各品种内的分布频率,发现3个小型猪在A5976G、C6164T和G13669A位点上的优势等位基因均分别为G、T和A,而梅山猪和大白猪的优势等位基因均分别为A、C和G;H19型为3个小型猪的特征组合基因型,而另两个猪品种为H15型。同时对123头五指山猪IGF2基因C5888T位点进行了PCR-RFLP分析,研究表明该位点C为优势等位基因(0.8536),CC为优势基因型(0.7235)。卡方检验表明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这些结果可为五指山猪等小型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矮小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遗传学依据。


3%高氯·甲胺基微乳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田间药效试验
《植物医生 》 2007
摘要:甜菜夜蛾食性杂,常危害蔬菜,啃食叶片成“天窗”状,致使商品性差,甚至失收。笔者2004年3月进行了3%高氯·甲胺基微乳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