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中草药及复方制剂对3种致病菌及枯草芽孢杆菌J-4的体外抑菌研究

中国兽医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牛津杯法、琼脂板扩散法和比浊法,测定10种中药、2种方剂及复配制剂对3种致病菌及枯草芽孢杆菌J-4的体外抑菌效果,并测定中药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黄连、黄柏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强,MIC均为7.8 mg/mL;石菖蒲对沙门菌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达16.53 mm,MIC为125 mg/mL;对痢疾杆菌,各单味中药抑制作用均较弱。太无神术散抑菌作用强于二妙丸,但均弱于复配制剂,对3种致病菌的MIC分别为3.9 mg/mL,7.8 mg/mL,7.8 mg/mL。黄连、生姜对J-4均表现为抑制作用,2%太无神术散对J-4增殖作用最明显,其他各药对J-4增殖作用因药物浓度不同而不同。

关键词: 中药 枯草芽孢杆菌 抑菌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肥组合对岗南水库周边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中氮素平衡及淋失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岗南水库水体中度富营养化的现状,在保证作物稳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农田养分流失是降低农田面源污染、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必由之路。以氮平衡原理研究氮素的盈余或亏缺,开展了不同水肥组合对岗南水库周边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中氮素淋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岗南水库周边旱地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施氮量、施肥类型和灌水共同影响了硝态氮向深层的淋失,且施氮效应大于灌水效应。除不施氮的对照处理以外,其他水肥组合的土壤氮素均有盈余,淋失到140 cm以下的硝态氮量在35.23~212.53 kg/(hm2·a)。推荐环境友好水肥组合为缓控释肥的精确施用处理N控W2,比农民习惯施肥量的处理N2W2氮素淋失量减少141.19 kg/(hm2·a),减少了80%。通过合理施肥与灌溉能有效降低岗南水库周边旱地小麦-玉米农区氮素淋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硝酸盐对地下水的威胁,对于保护石家庄珍贵的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岗南水库 冬小麦-夏玉米 氮素平衡 氮淋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判断、比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蔬菜生产技术效率,采用DEA与超效率DEA方法,对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个蔬菜品种(或种植模式)超效率得分、规模效益、投入冗余等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蔬菜生产技术效率存在很大差异;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不同蔬菜品种(或种植模式)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存在差异;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蔬菜生产超效率得分排名与蔬菜播种面积排名大相径庭;279个DMU中,71.68%的DMU呈规模报酬递增,13.26%的DMU呈规模报酬递减,15.05%的DMU规模报酬不变;目前我国蔬菜生产要素投入及配置不合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蔬菜生产 技术效率 DEA 超效率DE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HX-GFP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中瞬时表达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构建CHX-GFP融合基因并将其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中瞬时表达。采用融合PCR方法,将属于CAP2家族的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CHX和GFP基因相融合,利用中间载体,采用DNA重组技术将CHX-GFP融合基因插入到p1301植物表达载体中,采用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到农杆菌中,遗传转化时所用侵染液为1/2MS+AS 100μmol/L,共培养基为MS+6-BA 0.5 mg/L+2,4-D 0.5 mg/L+琼脂6 g/L+蔗糖30 g/L+葡萄糖10 g/L+AS 50μmol/L,共培养时间为4 d。成功构建了p1301-35S-CHX-GFP-Nos植物表达载体,CHX-GFP融合基因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中得到瞬时表达,表达效率为75%。采用融合PCR获得CHX-GFP融合基因的方法比较简单,无须知道DNA序列的酶切位点,省时省力,CHX-GFP融合基因及其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将为进一步探查CHX亚细胞定位及CHX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CHX GFP 融合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交系冀161对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CMS)的不育性及恢复性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对自交系冀161的育性、恢复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冀161对黄早四、Mo17背景下的CMS-S,CMS-M,CMS-21A,CMS-Rb,CMS-Bb,CMS-Es,CMS-R不育胞质分别呈完全恢复、部分恢复和不育性保持。冀161同不育材料一次测交与再次回交的育性测定结果相同。自交系冀161可作为CMS-C和CMS-S不育胞质的恢复系,为利用多胞质进行不育化制种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玉米 雄性不育系 细胞质 保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斯洛伐克104份冬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分析及评价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丰富我国冬小麦遗传多样性,为其遗传改良提供物质保障,对引进的104份斯洛伐克冬小麦种质资源的株高、株穗数、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进的资源主要表现为株高偏高、穗子较大、千粒质量偏低的特点,且株高、穗长与千粒质量三性状均与对照品种存在极显著差异;6个性状变异系数幅度为0.08~0.37,变异系数的顺序为株穗数>株高=主茎穗粒数>千粒质量>穗长>小穗数,表现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4份冬性种质与40份春性种质的千粒质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和主茎穗粒数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株穗数、穗长和小穗数差异不显著;株高与株穗数、株高与穗长、穗长与小穗数、穗长与穗粒数、小穗数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与千粒质量、穗粒数与千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104份种质分为4类;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种质3份,可直接作为亲本材料应用于黄淮冬麦区的小麦遗传改良研究。

关键词: 斯洛伐克 冬小麦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覆膜及灌溉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覆膜、灌溉及其交互作用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可显著提高返青期至拔节期0~5,5~10 cm土壤含水量,增加小麦株高。灌溉可显著增大扬花期小麦旗叶SPAD值,但覆膜处理对旗叶SPAD的影响不明显。灌溉可因增加小麦的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覆膜也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但在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增产幅度和原因不同,其中不灌溉条件下覆膜可比不覆膜增产19%,其增产因素主要是增加了千粒质量;在灌溉条件下覆膜可比不覆膜增产25%,其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公顷穗数和穗粒数。在华北灌区小麦覆膜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覆膜 灌溉 冬小麦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械打梱包膜青贮技术

家畜生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秸秆机械打捆包膜技术可实现青饲料收获(切碎)、打捆以及对成型的饲料进行拉膜包膜,整个工作流程可在田间一次完成。该技术为玉米青饲料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储藏技术,适合我国大部分畜牧场和奶牛场使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打捆包膜技术 玉米秸秆 青贮饲料 打捆 包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硫代葡萄糖苷总量性状的QTL定位及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HPLC方法分析了作图群体双亲及F283个单株的硫代葡萄糖苷总含量,在已构建的高密度甘蓝遗传图谱的基础上,运用MapQTL 4.0软件对结球甘蓝F2群体硫代葡萄糖苷总含量进行QTL定位和分析。最终检测到3个控制甘蓝硫代葡萄糖苷含量性状的QTLs(分别位于LG7上的qGS-7-1和位于LG8上的qGS-8-1、qGS-8-2),其贡献率分别为13.6%,7.5%,5.6%。并得到同时控制硫代葡萄糖苷含量QTLs共分离的分子标记me27-em25-2和E38M55-7,均可为辅助选育富含硫代葡萄糖苷甘蓝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结球甘蓝 硫代葡萄糖苷 数量性状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河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是被广泛采用的测算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方法,使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河北省1993~2011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将测算结果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河北省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93~2011年间河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1%,技术效率年均增长2.9%,增长缓慢,且各市间存在差异。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指数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河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