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天优1120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天优1120(天丰A/盐恢1120)亲本特性和制种特点,总结了"父母本保足穗、争大穗,主攻提高异交结实率"的高产制种策略,阐述了相应的制种技术。


杂交玉米苏玉18高产制种技术
《中国种业 》 2008
摘要:苏玉18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于1998年用苏951与苏195测配而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玉米区试,2003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因产量性状突出,200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


晚播麦高产优质高效机械化配套栽培技术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08
摘要:针对晚播麦的生育特点,通过耐迟播、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品种的选择;适宜起点苗的确定;机械的深松精整;联合开沟精播和浸种催芽播种技术的应用;肥料的科学运筹以及化学调控的应用、田间沟系质量的保证和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使晚播麦生产水平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一种网络中心农业体系结构分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08
摘要:研究互联网时代农业系统运行机理是农业生产科学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借助结构化模块分析方法,运用资源共享原理,可以构造一种网络中心农业体系结构,用以分析省级农业生产管理系统,研究农业系统运行机理。初步成果表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农业是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共同发展、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使传统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的管理层次减少,从多层次结构向扁平化结构方向发展,使农业生产呈现出明显的集中管理和分散执行的新格局,研究其运行机理对于制订适应这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农业资源科学配置与管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收后处理对小白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寻找简便易行降低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途径。[方法]选择贫瘠土壤,采用盆栽试验,不同时间收获小白菜,采收后进行不同营养液配方的水培处理24、48、72 h,测定硝酸盐含量,并与市售的多种蔬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不同,生长前期的硝酸盐含量大于后期,适当晚收有利于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采收后进行水培处理的小白菜和菠菜的硝酸盐含量都逐渐降低,降幅达25%~40%。处理48 h的蔬菜硝酸盐含量最低。[结论]采收后进行48 h水培处理明显降低叶菜类蔬菜的硝酸盐含量,是大田栽培降低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的有效手段。


江苏沿海棉区实施稻棉轮作的生态作用及推广实施条件探析
《河北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针对江苏沿海棉区棉花连作的现状,提出了在该地区实施稻棉轮作的必要性。并详细剖析了该地区实施稻棉轮作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和实施稻棉轮作的相关条件及配套政策。实践表明,在沿海棉区实施稻棉轮作,不仅可有效的减少杀虫剂、除草剂和化肥的使用量,而且可有效的平衡土壤养分和提高土壤肥力。


牡丹温室内催花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筛选出了适合连云港地区日光温室内催花栽培的牡丹品种,探讨了日光温室条件下利用激素处理以及温湿度、水肥及光照调控等技术措施进行牡丹催花的栽培技术,为日光温室条件下牡丹的花期调控提供技术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