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直播稻田病虫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摘要:本文介绍了直播稻田病虫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杂草 虫害 病害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连粳4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农业科技通讯 2008

摘要:阐述了中粳水稻新品种连粳4号的选育方法及过程,总结了连粳4号的特征特性,提出了连粳4号的相关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连粳4号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体细胞培养中染色体的变异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陆地棉体细胞培养获得的胚性愈伤、体细胞胚和再生植株的根尖为材料,用饱和对氯二苯预处理,固定、酸解、染色,进行染色体制片,观察分析棉花体细胞培养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结果表明:继代培养14 d的胚性愈伤组织在饱和对二氯苯处理3.5 h后制成的染色体涂片具有很好的观察效果;染色体数目变异主要集中在偏向于52条染色体,随着体细胞胚的发生、成熟、植株再生,具有正常染色体数细胞的比例逐渐增加,推测具有非正常染色体的细胞在体细胞胚的发育及植株再生过程中丧失了植株的分化能力。

关键词: 棉花 组织培养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菌灵在梨贮藏期间残留动态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摘要:研究了多菌灵在梨果皮、果肉的分布及其在梨贮藏中的残留动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多菌灵,得出多菌灵的添加回收率为89.8%~106.9%,相对标准偏差为0.663%~1.520%。在梨贮藏时,梨果皮、果肉中多菌灵浓度随时间延长先增加后减少,果皮中多菌灵含量大于果肉3~10倍,建议在贮藏温度为25℃时,5 d以后再食用。

关键词: 多菌灵 贮藏 残留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熟晚粳糯太湖糯2号的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太湖糯2号曾用品系名苏2-52,组合为农垦57/L鉴9//太湖糯,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晚粳糯稻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特性为高产、糯性好、茎秆较粗、耐肥抗倒、较抗稻瘟病、移栽和直播稻兼用,适宜在太湖稻区及上海市、苏中、苏北搭配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稀播早播,适龄移栽,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水浆管理,加强病虫草害治理等。

关键词: 中熟晚粳糯 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康乃馨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摘要:介绍了日光温室康乃磬的栽培技术,包括定期前准备、品种选择、种植、生长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藏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康乃磬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康乃磬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通过基因转化获得预期优良性状的甘蓝型油菜提供借鉴。[方法]以甘蓝型油菜的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苗龄、不同基因型、不同预培养条件以及各种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油菜外植体高频率再生的影响。[结果]试验中,7 d苗龄的甘蓝型油菜下胚轴再生频率可达35.83%;经3 d预培养处理的油菜下胚轴芽再生频率可提高至57.78%,油菜品种史力丰下胚轴的芽分化率较高,达35.00%,其次是N481-1,而N370-1的芽分化率最低;其最高分化率的激素组合为6-BA 3.0 mg/L+NAA 0.05 mg/L+TDZ 1.0 mg/L,达38.89%。史力丰品种6~8 d无菌种子实生苗的下胚轴在预培养基MS+2,4-D 1.0 mg/L+蔗糖30 g/L+琼脂4.5 g/L上预培养3 d,在最适分化培养基MS+6-BA 3.0 mg/L+NAA 0.05 mg/L+TDZ 1.0 mg/L+AgNO35.0 mg/L+蔗糖30 g/L+琼脂4.5 g/L中培养,再生频率最高。[结论]建立了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高频率再生植株模式。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下胚轴 离体培养 再生频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包衣尿素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反应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8 CSCD

摘要:采用盆栽结合部分大田论证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硫包衣尿素(SCU)和常规尿素对水稻生长、营养元素吸收利用及增产效应和土壤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上SCU和常规尿素处理其产量分别是对照的1.20,1.11倍,盆栽试验下为对照的1.92,1.48倍;施肥量相同的SCU处理水稻产量比常规尿素处理增加10.93%~22.23%,SCU提高水稻产量的优势在于千粒重;同常规尿素相比,SCU促进了水稻对磷的吸收,对钾的影响不大。盆栽试验表明,施常规尿素和SCU的处理氮收获指数都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等N量(N 0.15 g/kg土)和等施肥量(0.66 g/kg土)下,SCU处理其氮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对应的常规尿素处理,施用SCU的处理其氮素的利用率也比常规尿素提高11.79%~20.25%,其氮肥利用率最高达57.58%;短期内适宜施氮量下SCU未降低土壤pH,但随着SCU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酸化明显,且趋势超过常规尿素。

关键词: 水稻 常规尿素 硫包衣尿素 土壤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氮水平下钾肥用量对大棚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大棚盆栽番茄为试验对象,在施入高氮基肥条件下,增施钾肥,研究钾肥用量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基肥条件下配施钾肥对番茄有增产潜力,N∶K2O在1∶2范围内,番茄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N∶K2O大于1∶2,番茄产量呈下降趋势;增施钾肥,可提高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善番茄食用品质,同时维生素C含量也有所增加,但维生素C的增加量与钾肥增施量之间无明显的线性关系。实际生产中,因地制宜选择氮水平,配施适宜比例的钾肥,是获取番茄高产优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大棚番茄 钾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春、夏2种类型大豆的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构成的影响;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15份春大豆和14份夏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大豆的单株粒数、百粒重和株高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在育种时可优先考虑;夏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对产量直接作用较大,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因此通过这3个性状进行选择效果较好,同时考虑到大豆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在育种时应注意各性状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 春大豆 夏大豆 农艺性状 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