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开发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对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现状进行了概述,指出江苏省目前还未能形成大规模产业化经营格局,但其生产开发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其生产开发的相应对策主要包括: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对排污企业加强管理以确保农业生态环境的合格标准;对农作物须科学施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采用综合防治的策略。

关键词: 无公害 农产品 现状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香稻高产栽培技术概述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从良田良种选择、培育壮秧、适宜栽培密度等7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优质香稻高产栽培技术,并对香稻未来的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优质 香稻 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意杨加工下脚料栽培杨树菇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意杨加工下脚料为主要原料进行杨树菇高效栽培技术试验。通过杨树菇不同品种引种的适应性试验,筛选出适宜以意杨加工下脚料为主要原料栽培的杨树菇品种及其相应的培养料配方,同时探讨不同培养料对杨树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 意杨 下脚料 杨树菇 培养料 高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栽培黄瓜新组合若干性状的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我国黄瓜育种现状,以中农15号为对照,对8个黄瓜杂交新组合的单株产量、平均单瓜重和果实形状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以组合XUE1×DDX、XUE1×EP6392、ZR×ZL-1较高,分别比对照提高59.68%、52.13%、50.21%,达极显著水平;单瓜重以JY308×mm86、ZL-1×EP6392、ZK×L3较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1.02%、19.75%、17.68%,达极显著水平;结瓜数以XUE1×DDX、XUE1×JY308、XUE1×EP6392较多,比对照分别提高68.18%、50.00%、45.46%,达极显著水平;第一雌花节位以XUE1×DDX、XUE1×EP6392、XUE1×JY308较低;从果长、果径、瓜把长及果肉厚综合而言,以XUE1×JY308较为理想。因此,XUE1×DDX、XUE1×EP6392、ZR×ZL-1、XUE1×JY308可作为理想的设施黄瓜栽培新品种进一步进行区域比较试验。

关键词: 黄瓜 设施栽培 品种 产量 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F-149 SC防除玉米田杂草的效果

杂草科学 2008

摘要:玉米4叶期左右,田间杂草基本出齐后,用55%AF-149 SC 60~80 ml/667m2+0.5%助剂,对水45kg/667m2喷雾,可以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且对玉米安全。

关键词: AF-149SC 玉米 杂草 防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类猪圆环病毒2型因子P1和P2诱导PK-15细胞凋亡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类猪圆环病毒2型因子P1和P2体外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将P1和P2分子克隆分别转染PK-15细胞。结果表明,用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P1和P2诱导PK-15细胞出现凋亡的典型形态学变化。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类猪圆环病毒2型因子 细胞凋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淮麦2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江苏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关键词: 淮麦22 选育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鹰嘴豆籽粒贮藏蛋白双向电泳的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鹰嘴豆为材料,通过对样品制备、电泳条件的优化,建立其籽粒贮藏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并通过电泳图谱的分析,了解贮藏蛋白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经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得贮藏蛋白斑点约380个,等电点范围在pH4.0~8.0,其中大部分集中在pH6.0~7.0;鹰嘴豆籽粒贮藏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00~120000,表现出2个分布峰,一个在30000~40000,另一个在50000~60000;鹰嘴豆与大豆籽粒贮藏蛋白的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布基本相似.

关键词: 鹰嘴豆 贮藏蛋白 双向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摘要: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了解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对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稻瘟病的症状、发病原因、病情调查及其防治方法。

关键词: 稻瘟病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新品种(系)适应性试验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8

摘要:以近年来新推出的新品种(系)为对象,从生育期、农艺性状、抗逆性、产量等方面,比较研究了各品种在本地生态、生产条件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淮稻9号、扬辐粳7号、盐稻8号、徐稻3号、镇稻196、扬辐粳4901、三优18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在本地示范种植。盐稻9号、临稻11号、徐稻4号等品种部分性状比较突出,但存在明显缺点,可进一步试验示范。宁粳1号和津稻1007熟期较迟,不宜在本地种植。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