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RAPD技术对44份木薯材料遗传背景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应用RAPD技术对44份木薯材料的遗传背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筛选出的19条随机引物(10bp)PCR扩增共获得279条带,其中234条出现多态性。引物S32和S76可将供试44份材料全部区分开。计算出44份木薯材料的成对相似系数,绝大多数栽培材料间的相似系数大于0.75。通过UPGMA聚类分析,将44份木薯材料划分为野生种和栽培种2大类,依结合线不同,栽培材料又可细分为若干个类群。不同国家和地区来源的材料不能明显聚类。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自身育成的材料单独进行UPGMA聚类,结果与系谱相吻合。利用RAPD研究结果对部分木薯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了鉴定,并探讨了RAPD技术运用于木薯育种中亲本选配的可能性。


芪合酶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热带作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为获得含白藜芦醇且具有保健作用的转基因番茄,进行了芪合酶基因克隆、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导入受体细胞的研究。从葡萄2个品种———雷司令和粉红玫瑰的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并以其为模板,经PCR扩增芪合酶基因,各获得一长约1.6Kb的片段,将这2个片段分别连接到pGEM-Teasy和pUCm-T上进行测序,1个片段长为1622bp(命名为S1),另一个片段长为1617bp(命名为S2)。然后将S1正向插入pEV2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TFP2和NOS终止子,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EV2S1;将S2正向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S2。将重组体pEV2S1和pBS2转化大肠杆菌E.coliXL1,并对重组体进行了筛选和鉴定。


借燃料乙醇工业发展东风开拓我国木薯产业新局面
《热带农业科学 》 2003
摘要:在分析国际燃料乙醇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近年国内在该领域的新趋势和政策导向,特别是以木薯为原材料生产燃料乙醇的三大优势及其市场潜力,并对海南发展木薯的系列产业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巴西橡胶树嫁接接合区接穗和砧木径向生长差异的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采用树皮嫁接后不锯砧和光镜观察的方法 ,研究了巴西橡胶树 H evea brasiliensis 嫁接后 8个月的接合区接穗和砧木木质部径向生长的差异现象 .结果表明 ,接合区接穗木质部的径向生长普遍地小于砧木 ,这种生长差异是由接穗和砧木亲本固有生长特性的差异引起的 ,与嫁接亲和性无关 . 1 对于同一无性系 ,接穗的发育阶段决定其生长能力 ,幼态接穗新分化的木质部显著地大于老态接穗 ,而两类接穗旁边的砧木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 2 砧木生长势明显地影响接穗木质部的生长 ,砧木生长势越强 ,砧木和接穗的生长就越快 ,两者的径向差异也越大 . 3 同一砧木上各品系接穗木质部生长差异取决于接穗自身的生长特性 ,砧木的生长不受接穗品系的明显影响 .显微观察表明橡胶树的嫁接是亲和的 ,接穗新分化的木质部镶嵌在砧木新分化的木质部中 ,维管组织如导管上下连接畅通 ,砧穗树皮厚度一致 ,愈合良好


美洲斑潜蝇成虫活动特性观察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摘要:采用黄卡诱捕法观察美洲斑潜蝇成虫活动特性。结果表明,成虫喜欢在作物离地30~90cm处活动;日间活动高峰期在7:00~9:00和17:00~19:00;成虫量与气温成负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