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温度对巴西橡胶树微体繁殖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进行了温度对巴西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微体繁殖影响的研究。以巴西橡胶树的腋芽和顶芽为外植体,分别在26,28和30℃3种温度下进行组织培养,定期观测萌生枝的高度、直径、数量等多项指标。结果表明:在培养第50天时,腋芽繁殖系数从26℃的2.6提高到28℃和30℃的4.6,提高了76.9%,在同样情况下,28~30℃的顶芽繁殖系数比26℃的提高50%左右;28℃的萌生枝直径略大于30℃和26℃的;30℃和28℃的萌生枝和萌动芽数量大于26℃的;30℃的枯顶数量略大于28℃和26℃的。综合指标说明:培养温度以28℃最佳,继代1次时间不宜超过50d。


荔枝尖细蛾幼虫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广西植保 》 2002
摘要:通过应用 5种聚集度指数和 2种回归方法对荔枝尖细蛾幼虫的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 ,所有的指标表明荔枝尖细蛾幼虫在田间呈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且个体间相互吸引。在空间格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 ,并通过不同抽样方式的精度比较 ,表明 Z字型法抽样方式最佳


几种生化物质与辣椒抗蚜性的相关性
《园艺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抗感程度较稳定的 12个辣椒品种 ,于 4~ 6叶期对其叶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总氮量、可溶性糖、游离脯胺酸、维生素C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 ,抗蚜品种较感蚜品种叶组织中含有较低的游离氨基酸、氮、脯胺酸和维生素C ,较多的可溶性糖和较高的糖 /氮比 ,后者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总氮量、脯胺酸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前者的 1.1~ 2 .9倍、 1.0~ 1.7倍、 1.4~ 2 .9倍和 1.2~ 2 .6倍 ,前者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 /氮比分别为后者的 1.1~ 1.3倍和 1.3~ 2 .0倍。上述结果在高抗和高感品种间差异尤为显著 ,说明辣椒品种叶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总氮量、可溶性糖、游离脯胺酸、维生素C及糖 /氮比与辣椒抗蚜性显著相关。
关键词: 辣椒 抗虫性 氨基酸 氮 糖 脯胺酸 维生素C 相关性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策略和机制
《热带农业科学 》 2002
摘要: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大类来源尤其是以病原物抗性基因为来源的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各种病毒基因提供抗性的特点、局限性及可能的机制。


植物叶片抗衰老基因工程研究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摘要:综述与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的研究及其在植物叶片抗衰老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叶片抗衰老基因工程研究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抗病性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细胞分裂素生物合成 ipt基因 homeobox基因 叶片抗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