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标准与指标体系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讨论生物多样性的含义、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人工林生物多样性指标与标准的具体内容和应用的范围,目的是为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一种有力的评价工具。提出的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标准与指标包括桉树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量和林下植被覆盖率。后两者是根据热带地区营林生产和环境条件的实际需要而增加的。而各个指标根据其重要性分别赋予一定的分值以便作为综合评价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状况的定量性度量。这套标准与指标体系的提出将有助于在桉树人工林营林阶段的规划设计、营林实际操作和管理策略的制订与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的保育问题,从而充分发挥桉树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避免或减轻桉树人工林栽培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标准与指标体系的提出将有利于这方面更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热带农作物种子(苗)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与思考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摘要:简要概述国内外农作物种子 (苗 )检验体系的现状 ,针对目前国内农作物种子 (苗 )检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今后检验体系建设工作的重点和工作思路。


橡胶树种子贮藏过程中电导率、霉变率和发芽率的变化
《热带农业科学 》 2002
摘要:研究了橡胶树种子贮藏过程中电导率、霉变率和发芽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期超过20d,用20g/L甲醛或自来水(对照)浸泡3min后风干表面水分的种子,均表现为大粒的重量减幅最大;经甲醛处理的种子,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电导率逐渐增大;2种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发芽进程来看,贮藏5d的不同处理种子,在播种25d全部出苗;而同样的温度条件下,贮藏10d以上的种子,需经35~50d才能达到最大出苗数。除了经甲醛处理的小粒种子以外,其余的均是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霉变数逐渐增加。经甲醛处理的种子,其霉变速率和霉变率均比对照的低得多,并且在任一贮藏时间的霉变率均呈现大粒>中粒≥小粒的趋势。据初步观察,霉菌多是从胚两端逐渐向中间和内部发展,这些霉菌多属于青霉(Penicilliumsp.)和曲霉(Aspergillussp.)等真菌类型。


原子吸收三种背景校正方式的性能比较及应用分析
《热带农业工程 》 2002
摘要:对塞曼效应、氘灯校正及自吸校正三种扣背景方式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 ,测定了不同扣背景实验方法的灵敏度、精确度及准确度等技术指标。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样品和不同元素受背景干扰的程度不同 ,用自吸法扣背景会使测定的灵敏度降低 ,适用于灵敏度较高的元素分析 ;氘灯法虽能使灵敏度提高 ,但适用范围较窄 (波长 <4 30 nm) ;塞曼方式是理想的扣背景方式 ,测定结果稳定可靠


中粒种咖啡18个无性系初级系比试验
《云南热作科技 》 2002
摘要:个中粒种咖啡无性系年试验结果表明,号品系鲜果产量最高,年平均单株产鲜果,高于对185135.22kg照,是综合性状表现好的高产无性系;有个无性系枝节生长密集,树冠开张,株结果节数多,果丛大,产量7高。


巴西橡胶树多聚遍在蛋白基因的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研究中发现橡胶树胶乳中的橡胶粒子膜上存在遍在蛋白(Ubiquitin),天然橡胶就是在橡胶粒子上合成的,一些与橡胶合成相关的酶或蛋白就位于橡胶粒子膜上。为了探讨多聚遍在蛋白(Polyubiquitin)基因在天然橡胶合成中可能的调节作用,对橡胶树Polyubiquitin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Northernblot分析表明,Polyubiquitin基因在橡胶树叶片、树皮和胶乳中都表达,在胶乳中的表达量比叶片和树皮中的高。用外源乙烯和茉莉酸处理的未开割橡胶树和开割橡胶树进行处理后,均可引起Polyubiquitin基因表达增强,未开割橡胶树对外源乙烯和茉莉酸处理比开割橡胶树的反应敏感。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Polyubiquitin基因 表达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 2002
摘要:用转基因植物作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本文就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并对其优缺点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