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从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谈海南热带植物园的扩建工程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摘要:简述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说明扩建海南热带植物园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海南热带植物园扩建工程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我国热带牧草育种现状与前景
《中国草地 》 2002 CSCD
摘要:我国热带牧草育种取得了可喜成就 ,主要表现在柱花草、银合欢、臂形草、狼尾草、坚尼草等方面。但目前热带牧草育种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此提出了今后热带牧草育种的目标


橡胶树无性系PR107种植密度试验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以橡胶树PR107为试验材料,采用固定行距,由不同的株距形成不同的种植密度,设500,667,833株/hm2 等3种种植密度。结果表明:(1)密度越大,对茎围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烈,其个体间的分化现象也越严重;(2)树龄越长,同一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越大;(3)密度越大,单株年产干胶量越低,然而,由于单位面积有效割株与种植密度成正比,种植密度大的单位面积干胶产量也较高,667株/hm2和833株/hm2的单位面积干胶产量极显著高于500株/hm2的,前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4)种植密度对干胶含量有显著的影响,500株/hm2的干胶含量显著高于667株/hm2和833株/hm2的,后两者之间的干胶含量无显著差异;(5)种植密度在667株/hm2以下时,密度对树皮的生长和再生没有影响,密度达到833株/hm2时,树皮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6)不同种植密度间的风害断倒率和死皮停割率均无显著差异;(7)以提高单位面积干胶产量为主要目的多因素综合考虑,PR107的种植密度应以略低于667株/hm2为宜。


巴西橡胶树生长和导管结构与橡胶产量的关系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研究巴西橡胶树嫁接无性系RRIM600和PR107树干茎围生长量和嫁接愈合线附近的接穗及砧木的导管结构特征与干胶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个品系内,茎围与干胶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PR107的茎围与接穗的导管孔径、导管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砧木的导管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而RRIM600的这些参数间相关不显著。2个品系的导管结构与干胶产量的相关关系都未达到显著水平。导管结构与树干生长、干胶产量关系的不确定性说明,木质部导管结构不是影响橡胶树生长势和产量的主要因子。


红麻及其近缘种的RAPD分析(英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木槿属(Hibiscus)Furcaria组中纤维作物红麻(H.cannabinus)及其6个近缘种植物的25份材料。用筛选出的16个引物扩增出192个RAPD条带,它们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根据得到的RAPD指纹图谱,计算其Nei氏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并构建了它们的系统树。结果表明:25份材料可划分为7个组,H.penduriformis和H.calyphyllus两个种为一组;红麻种分为两个组,一组为栽培品种,另1组为野生型材料;其余4个种各成为1组。玫瑰麻(H.sabdariffa)和金线吊芙蓉(H.radiatus)的关系较近,而且两者与红麻的亲缘关系也较近,而其它四个种与红麻的关系较远。H.trionum与其它六个种的关系较远。
2个葡萄品系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热带作物学报 》 2002 CSCD
摘要:进行了无核白、红地球2个葡萄品系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通过葡萄品系无核白、红地球叶片和叶柄外植体的愈伤组织的诱导、再分化,以器官发生途径实现植株再生。结果表明:(1)愈伤组织诱导以MS+BA5mg/L+NAA0.5mg/L+蔗糖40g/L培养基最佳,诱导率为35%;同一葡萄品种的叶片与叶柄诱导愈伤组织的频率基本相同,而红地球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频率高于无核白;(2)不定芽的诱导再生以1/2MS+BA0.5mg/L+NAA0.05mg/L+CH500mg/L+蔗糖30g/L培养基最佳,平均诱导率达35.4%;叶柄来源的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频率高于叶片愈伤组织;(3)根系的诱导以1/2MS+KT0.5mg/L+IBA1.0mg/L+AC2g/L+蔗糖15g/L培养基最佳,无核白和红地球来源的不定芽诱导生根频率基本相同,都在80%以上。

